的田鸡什么带回去,避开玄空师父,躲在柴房里烤熟,等杨队长开完群众会回来吃。杨队长嘎叽嘎叽连肉带骨头一起嚼了咽下去,杨队长说:“真香,小刘,你烤的田鸡真好吃。”
小刘朝根生看看,说:“我要是牺牲了,没有人烤田鸡给杨队长吃,根生,我要是牺牲了,你跟着杨队长吧。”
根生不明白。
杨队长笑了一声,说:“怎么会,嚼舌头。”
但是此时小刘身上的悲剧气味已经弥漫开来了。
在根生掸拂尘埃的时候,杨队长走进来,他身后没有小刘,杨队长手臂上套着黑纱。
杨队长走进庙宅看到根生,杨队长的眼睛红了,他说:“小刘牺牲了。”
根生没有说话,他奇怪地发现杨队长的皮带和驳壳枪却没有了,衣服也换了,杨队长穿着对襟盘扣的土布衫,现在的杨队长就是一个南方乡下的农民。
杨队长不再束皮带不再斜挎驳壳枪,这意味着杨队长他们的斗争开始转入地下。东洋人终于还是打过来了,位于东线后方的杨湾一带已经沦陷。东洋人的军队随时会来扫荡,杨湾镇上的大户人家躲到乡下去了,小户人家惶惶不可终日。
就在这样的时候,杨队长走进莲花庙,他说:“小刘牺牲了。”
根生麻木地看着杨队长。
杨队长在小刘牺牲以后到庙里来,他是不是会帮助小刘实现遗愿,把根生带走,这很难说。小刘和根生,是不一样的:小刘开朗、胆大、坚决、果断,而根生,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愚钝的胆小的犹豫不决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不适宜从事那种惊心动魄的工作,当然也就不可能做叱咤风云的人物。
杨队长对根生说:“东洋人来了。”
根生点点头。
杨队长又说:“东洋人杀了我们好多人,他们杀死了小刘。”
根生点头。
杨队长然后问:“根生你恨不恨东洋人?”
根生说:“我恨的。”
杨队长再问:“根生你怕不怕东洋人?”
根生说:“我怕的。”
这样的对话使杨队长进入窘境,当然杨队长是有思想准备的,杨队长知道在革命高潮的时候动员革命和革命低潮的时候动员革命其难度是不一样的。杨队长他们损失了包括小刘在内的许多同志,杨队长急于要补充新的力量,这毫无疑问。杨队长曾经把杨湾镇上的各色人等一一考虑过来,杨队长必须谨慎从事才好。
杨队长换了一个话题,他向根生打听庙里进香进货的事情,根生告诉杨队长每逢月半他都到杨湾镇的同顺杂货店进香烛,也顺带进一个月的日用品。
对这一点杨队长无疑早就知道,杨队长点着头,说:“根生,月半那天你去进货,如果我托你带一封信给同顺店的陈老板,你肯吗?”
根生点点头。
杨队长说:“你把信交给他,他会送一包芝麻饼给你吃的。”
根生说:“我现在就帮你去送。”
杨队长笑起来,说:“现在用不着,到月半那天我会来找你的。”
根生说:“好的。”然后根生想了一想,他很想问杨队长一个问题,你自己为什么不去?不过根生没有问,大概根生觉得没有必要问。
“但是这件事,给陈老板送信的事,”杨队长说,“不能让别人知道!”
根生看着杨队长。
杨队长继续说:“让别人知道,要被杀头的。”
根生木然地看着杨队长。
杨队长说:“我这样说了,你还愿不愿意帮我?”
根生想了一想,点点头。
杨队长说:“你不怕杀头?”
根生又想了一想,他好像笑了一下,他说:“我不会杀头的,我不让别人知道,我就不会杀头,对吧?”
杨队长盯着根生看了一会,他的眼圈有点红,但根生并不知道,其实即使根生看到杨队长眼睛红了,根生也不会很在意的。
这一天杨队长没有在庙里住,临走时,他再次叮嘱根生送信的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根生说:“玄空师父呢?”
杨队长口气很坚决地说:“也不能。”
根生点点头。
很快到了月半,杨队长一早就过来了,交给根生一张折起来的纸,让根生放好,然后根生就到杨湾镇的同顺杂货店去进香烛和日用品,根据杨队长的吩咐,根生什么话也没有说,他把杨队长的信交给陈老板,陈老板果然包了一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