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单线联系 范小青文集2 > 默认卷(ZC) 文火煨肥羊

默认卷(ZC) 文火煨肥羊

从前有高僧云游四方,在这个小城某街巷的井台边歇脚饮马,马先饮而后溲,溲处忽生莲花,故巷名即莲花巷。

这是传说。

大家知道这地方这一类的传说很多,在每一个角落,都有着一些神奇吉祥的或者诡谲怪异的故事,就像石子小街上的石卵子,俯拾皆是,也就不足为奇了。报纸副刊的某一个角落也间或登一篇地名考之类的小文章,几百字,把口头的传说以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读报的人也许一掠而过,没有什么大的兴趣。

住在莲花巷的梅德诚是副刊地名考栏目的作者之一。因为报纸平均每一周甚至每两周才登一篇地名考类文章,而且固定的专栏作者至少有六位,所以梅德诚的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能被采用的。早几年的情况要好一些,早几年基本上只有梅德诚和另一位作者,那时梅德诚的用稿率比较高,现在的用稿率就低了,但这并不影响梅德诚的写作心态。梅德诚是一个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作者,他的一手蝇头小楷,抄写得毕工毕整,即使错了一个标点符号这一页他也要重新写过。副刊的几个人跟他熟了,见了他的手稿,就说,印制品来了。梅德诚听了这话很是高兴,因为每次他都亲自将稿子送到报社,而不是邮寄,所以每一次他都能听到大家的称赞。

其实梅德诚的为文,与他的为人,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很自然的,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为文的严谨是好事,文章就不能很潇洒,当然像地名考这样的文章,本来是不讲究潇洒什么的。但是从为人来说,却应该有一些另外的要求,梅德诚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尚未婚娶,大家归纳说梅德诚做人太认真。

梅德诚在古旧书店做营业员,这个工作对他十分合适。梅德诚出于书香名门,这一点即使不说大家也能看出来。梅德诚小的时候家宅里还有许多古书旧书,应该说这些书对梅德诚的人生是有很大影响的,虽然他没有来得及读完这许多书。

现在以及过去很多年,梅德诚每天骑一辆很旧的自行车去上班。一个星期有一天休息,不一定是在星期日,轮到哪一天就是哪一天。

在轮休的这一天,梅德诚坐在走廊上看一本书,这是包天笑写的《剑影楼回忆录》。梅德诚读这本书有一种亲切感。他读书的时候很投入。他读《剑影楼回忆录》时,常常想像自己早生五十年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初夏的空气暖洋洋的,正午时分,宅子里没有人声,梅德诚看到包天笑写他从上海坐烟篷回苏州,因为外侧睡了一个女的,半夜里憋尿。梅德诚觉得很好笑,这笑里大约含着一丝不屑,他想这个人也太迂了。这时候梅德诚听见同宅邻居的门开了,王家的媳妇小金走出来,穿着很单薄的衣裳,打着呵欠,睡眼矇眬地走到自来水龙头那边洗脸。小金洗脸的时候回头看看梅德诚,眯着眼睛好像笑了一下,随后小金说:“杨树花开,掰眼勿开。”

梅德诚说:“立夏前后,背夫逃走。”

梅德诚的话本来是顺着小金的口气说的,可是梅德诚说了这句话,小金忽然生气了,脸有些红,责问他:“你什么意思,你说这种话,什么意思?”

梅德诚说:“什么意思,就是‘立夏前后,背夫逃走’呀,这是谚语。谚语你懂不懂?谚语就是用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小金脸涨得更红,说:“什么深刻的道理,你说清楚,什么深刻的道理?”

梅德诚说:“这还不明白,你真是聪明面孔笨肚肠。立夏前后,背夫逃走,就是说立夏前后的日子,人发困睡得熟,老婆逃走,丈夫也不知道。你懂了吧?”梅德诚看小金仍然有恼怒之意,又说:“这是吴谚,书上有的,你不信我把书拿来翻给你看。”

小金却笑起来,说:“谁要你拿书来翻,我跟你说,以后讲话嘴巴里放干净点,什么背夫逃走,不清不爽的。”

梅德诚说:“咦,这是比喻,比喻你也不懂呀,比喻就是……”

小金不再听梅德诚解释什么叫做比喻,她回屋梳妆换衣,有人在大门外喊:“金丽萍!”

小金应了一声,很快走了出去。

然后小金的婆婆走了出来,朝大门看看,问梅德诚:“什么人喊她?”

梅德诚说:“我不晓得。”

老太婆又问:“她到哪里去了?”

梅德诚说:“我不晓得。”

老太婆“哼哼”了两声,说:“刚才她和你说什么?叽叽喳喳。”

梅德诚说:“我说立夏前后,背夫逃走,她不高兴。”

老太婆说:“做贼心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