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张春桥传 > 默认卷(ZC) §“华蒂社”的中坚

默认卷(ZC) §“华蒂社”的中坚

张春桥此人,小小年纪,倒有一番不凡的来历。

张春桥乃山东巨野人氏,生于一九一七年。家住巨野县城隍庙前街张宅——那是张家祖辈留下的二十二间房子。

张春桥的曾祖父叫张在文,祖父叫张协中,父亲叫张开益,都跟县衙门有点瓜葛:张在文是巨野县衙状班“老总”,后来任征收田赋的“八柜柜书”;张协中袭任了“八柜柜书”。从清朝进入民国之后,他任国民党政府巨野县政府钱粮征收处主任。后来,又当过日伪维持会主任。于一九四八年病死。

张开益,字晋青,生于一八九九年,毕业于山东省立医专,曾任山东高唐县邮政局长、国民党第二十八师少校军医、河南省烟酒统税支局主任、山东省会公安局栖流所长。日伪时期任济南警察局卫生科庶务主任、山东保安三团军医主任。日军投降后,任国民党济南市政府戒烟院院长、济南市卫生局卫生处处长。解放后在济南市公安医院工作。自一九五三年起,因患高血压,病休,到上海住在张春桥家。

张家有土地八十五亩九分,全部出租,按六至七成出租。张家的房子也出租。直至一九五五年,张开益还收房租。

在张春桥的笔下,他的父亲却成了这样的形象:

“父:小职员。”(张春桥一九三九年填写的《人员登记表》)

“我的父亲,在二十九岁时考上了邮务员,当了三等邮政局长。他是一个一生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张春桥一九四四年写的《反省自传》)

“父亲一代是医生,近二十年来一直在国民党——日伪——国民党机关做医生。”(张春桥一九五二年填写的《党员登记表》)

本来,出身于什么样的家庭,这是自己所无法选择的。在填表的时候,如实地写,也就可以了。张春桥却不。像变戏法似的,他不时变动着自己的家庭出身:

“我刚到延安填表时,在出身栏中,我写了中农。应填城市小资产阶级。”(张春桥一九四四年写的《反省自传》)

“家庭经济情况,如同一般城市小资产阶级一样,靠薪金维持。”(张春桥一九五二年填的《党员登记表》)

“家庭出身:自由职业者。”(张春桥一九七三年填写的中共十大《代表名册》)

张春桥的小名叫善宝,为张家长子。母亲叫宋蕙卿。他有五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们依次为张板桥、张秋桥、张铁桥、张济桥、张月桥。妹妹叫张佩瑛,死于一九七四月三月三十日,当时为上海某医学院机关党支部书记。宋蕙卿生于一八九六年。一九七七年,她得悉儿子张春桥身陷囹圄,在绝望之中,于四月一日自杀于上海。

关于张家当年的生活状况,我在关于张佩瑛的一大堆卷宗中,见到某人在一九五八年八月一日所写的关于张佩瑛家的材料。当时,张春桥尚未显赫。这份关于张佩瑛的材料,写得相当真实:

“张佩瑛家里很有钱,她的父亲是国民党里搞卫生工作的,是一个处长。她家有自备的洋车。张佩瑛有时就用洋车上下班。因为我的家到办公地方去,要经过她的家,所以我也曾去她的家。她家有佣人。

“张佩瑛长得很漂亮,家中有钱,所以她当时打扮得很特殊,像上海小姐,穿的是玻璃皮鞋、玻璃丝袜、玻璃大褂,所以有人叫她为玻璃小姐……”

另一个人在一九五七年四月十五日写的材料,这样谈及解放前的张佩瑛:

“我们在一个科工作。当时对此人的看法是,非常爱出风头,大家公认的‘玻璃小姐’。生活作风很成问题,成天爱打扮,似个交际花,素日常与有钱有势之流接近。究竟哪一个是她的知己朋友,也很难使人知道,因为见谁也能谈情说爱。一块下饭馆,看电影。据她自己在闲谈中讲,在空军俱乐部跳过舞,跳得腿酸。……在马路上碰到时,很少是自己,身旁总有另一异性的人。也有很多的人反映说是‘张佩瑛好刷(耍)弄男人’……”

当年的张春桥,也是个交际广泛、四处活动的人物。小小年纪,已经参与了种种政治活动。一九三一年,十四岁的张春桥随父亲来到济南。翌年,入济南正谊中学(今济南市第十七中学)。一九三三年,年仅十六岁的张春桥,就已经非同凡响,踏上了政治舞台。迄今,还可从一九三四年上海《文学》月刊上七月号所登“济南”消息中,查到十六岁时张春桥的“足迹”:

“华蒂社:成立于一九三三年春天。最初社友有二三十个人,如李树慈、金灿然、马蜂、吴稚声、张春桥、孙任生等,都是发起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