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中国当代青年作家长篇新作丛书城市民谣 > 默认卷(ZC) 第一章

默认卷(ZC) 第一章

才智远不如他岳丈家的祖先,他的想象贫瘠而乏味,缺少创造力,没有激情,没有智慧。

向家老一辈的人,现在只剩下一个老太太向绪芬,她是向家一直没有出门的姑娘,现在向家的后辈孩子,应该称她姑奶奶。

向绪芬也许是向家唯一的一个生在半园长在半园看起来也一定是要终在半园的后人,向绪芬的固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她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一直在这里生活罢。

在向绪芬年轻的时候,来了一个走四方的小裁缝,长街上的人家,挨家挨户请小裁缝到家里住下,为一家人做一年四季的衣服,他们款待小裁缝好吃好喝好住,让小裁缝精心地做他们的衣服,小裁缝见多识广,他在上海那样的大城市里学会了很多新的式样,他替这里的女子们做了一些新式衣服,但是她们不敢穿,一直压在箱子底,女儿出嫁的时候,她们想了又想,将衣服拿出来看了又看,仍然放回箱底,舍不得给女儿带走,小裁缝来到向绪芬家做衣服,向绪芬说,你做完了衣服还继续走吗?小裁缝说,我是命里注定要继续走的,我停不下来,向绪芬说,怎么办呢?小裁缝说,你跟我走吧,向绪芬说,好。

可是向绪芬没有跟小裁缝走,那天晚上小裁缝上船的时候,向绪芬在闺房的窗口流眼泪,在夜色中载着小裁缝的船吱呀吱呀地摇走,水也慢慢地流淌,向绪芬的形象就在依河的小窗上定格了。

向绪芬后来终于没有走出向家宅院,这期间也有个男人走进了向家,做了向绪芬的丈夫,向绪芬的丈夫满怀着爱情和理想走进向家老宅,但是他没有坚持到底,甚至还没有开始他的坚持,一场大病就叫他退走了,退到另一个世界去,在这一个世界他什么也没有留下,向绪芬在余下的漫长的岁月里有没有产生过走出老宅的想法,一定会有的,但是向绪芬始终没有走,当其他的人一一走开的时候,向绪芬说,你们走吧,我走不了,也许因为我是向家的守家女儿,向绪芬果然一直没有走,即使是为了以后再以出现的爱情,她坚定不移地留守在长街上的向家老宅里。

向绪芬的父亲死得早,向绪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侍奉多病的母亲,母亲去世的时候,向绪芬也已经老了,向绪芬没有怨言,她是一个佛教徒,向绪芬在一个店里看到一尊菩萨,向绪芬对店主说,我要买,店主说,这一尊放外面时间长了,沾了灰,我替你另外拿一尊干净的来,店主拿来了另一尊菩萨,向绪芬看来看去不如先前的那一尊,向绪芬说,我不要这个,我要那个,店主说,那你就拿那尊,向绪芬捧着菩萨像回家,向绪芬说,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思想境界蛮高的,如果大家都有向绪芬这样的境界,世界上孝子就多起来。

向家有很庞大的子孙系统,他们大都住在长街以外的地方,在漫长的岁月里,向家的许许多多后辈及后辈的后辈,正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的角落里告诉别人他们姓向,他们向别人诉说他们家乡的长街是多么的奇妙多么的神秘多么的令人怀念,但是他们也意识到他们已经失落、或者说已经丢失了长街。

当向绪芬坚守着老宅的时候,她的弟弟向绪章正在外面满世界转,也不知他到底要转出个什么结果,而事实上的结果呢,向绪章却转来转去没有能远离向家老宅,在历史的某一天,向绪章又回来了,这时候他的母亲也已经不在人世,向绪章心里一片苍白并且两手空空,向绪章年轻的心也已经不再年轻,浪漫的情绪也已经荡然无存,他把自己放出去的灵魂又收回了大院,在往后的许多年里,日子平凡而普通,向绪章娶妻,生子,丧妻,去世。

大院里剩下向绪芬和她的侄儿侄女以及侄儿侄女的孩子们。

作为向家老宅的向园,早已经不是园了,而是一般的住宅,它的五幢大屋里住着许多人家,这是向家老宅的必然结果,也是普天下的老宅的一个共同结局。

在漫长的岁月里,先先后后有各式各样的人物住进向家的老宅,他们进来,又出去,再换一批人进来,又出去,如流水,差不多可以用一句老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形容向家老宅里人物的更替情形。

向绪章的四个孩子,都住在长街的向宅,仍然受着向家祖宗庇荫,老大向觉民赶上了末班车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中学做语文老师,已有十多年,娶了钱梅子做老婆,钱梅子是工人,夫妻两人的单位都是没有分房可能的单位,老二向小桐,脾气不好,嫁到吴同志家后,觉得在婆家受气,又折腾着搬回老宅来,老宅永远有她的一席之地,这是向家对出了门的女儿们的永远的开放,任性的向小桐,是不愿意离开向宅的,最有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