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水,也看到好女孩子,但是水平还是皇帝高,皇帝的聪明是第一的,皇帝的知识是第一的,皇帝的武功也是第一的,皇帝的力气也最大,皇帝在高兴之余,就问知府,皇帝说,江南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怎么就出不来个能人呢?
知府心想,你怎么知道我们这里没有能人,不出“介”人,但是知府嘴上不能这么说,知府向皇帝说,皇帝的水平是最最高的,皇帝说,我现在要你找一个水平也高的人来和我说说话,知府想,水平高的人在我们这一带到处都是,用得着找吗,用不着找,眼下就在这条剪金街上,就有,知府让手下去将向万里叫来。
向万里来的时候,也不知道是皇帝要叫他,他家是读书人家,不常见官,也认不得知府是什么府,更不认得皇帝,只知道是有人来了,要叫他去说说话,他就来了,骄傲得很,说:我上知天文,下懂地理,四书五经,无所不通,琴棋诗画,件件皆能,算得上当今第一能人,皇帝想,这个人倒一点也不谦虚,我皇帝自以为我博古通今,万事精明,我才是当今第一能人,怎么又来了一个天下第一能人呢,而且,并不从哪里去找得来的,就是在眼皮底下突然就冒出来了,皇帝倒有些兴趣,说,请问向万里,以你的看法,当今皇帝的诗作得怎么样?向万里说,还可以读读罢,知府向他示意,向万里以为自己说对了,得意洋洋,皇帝又问,那么他的书法怎么样呢?向万里说,还可以看看罢,皇帝心想这个人果然骄傲,便挥笔写了两个字,一个是“虫”,一个是“二”,并在一起,是“虫二”,拿了交给向万里看,要他猜是什么意思,向万里只瞄了一眼,便笑,说,你这位客人多少有些才气,你这二字,说的是我们苏州这地方风光好,风月无边,你玩了一个两顶四的小招术来考考向某,皇帝听罢,心里倒也蛮佩服。
向万里本来在四乡里就有些小名气,等皇帝的事情一传出去,向万里的名声就大响了,后来向万里知道自己是和皇帝较劲,也没怎么后怕,向万里说,皇帝说江南无“介”人是不对的,皇帝即使把一根羽毛放在桥东,也没有谁有力气把它搬回桥西呀。
关于皇帝和皇帝的故事,也许尽是子虚乌有,编出来开心开心的,但是向万里应该是确有其人,要不,现在长街上犹存的向家老宅,是从哪里来的呢。
房屋建筑是长街的脊梁,亦是长街悠悠岁月的里程碑,明清两代留下来的建筑比比皆是,小楼,拱桥,牌坊,照墙,移步换景,生动活泼,即使皇帝来,看着也会高兴的,皇帝说,这么小巧精致的小街,老百姓住的房子像是用刀雕刻出来似的,皇帝看到木雕石雕砖雕,皇帝问知府,这木雕干什么呢,知府本来就是才子当的,为了迎接皇帝,又看了书,记下许多东西,听得皇帝发问,当下回答,这木雕主要施于梁、枋、柱础、雀替、棹木,束腰、蒲鞋头、插角、垫拱板、琵琶撑、门罩、门楣、门窗的裙板,夹堂板、字额等外,皇帝微微点头,再问,那么石雕呢,知府答道,石雕的作品有石屋石塔石舫石牌坊石柱石础石门枕石门槛石栏杆石御路石阶石天满石地坪等等,那么砖雕呢,知府已经大汗淋漓,继续答道,砖雕在门楼、墙门、垛头、抛方、照壁、裙肩,门景、月洞、地穴、塞口墙和厅堂山墙的内部贴面,皇帝听罢,大乐,道,有你两下子,到中央政府做个建筑部长看起来是绰绰有余,知府一惊一喜一骇,又惊又喜又骇,大惊大喜大骇,一颗心不知要跳得怎么样了,幸好皇帝贵人多忘事,说过就忘,饶过知府一回。
在长街的许多建筑中,向家的老宅算不上是最大的房屋,但却是长街最有特色的园弟式住宅,因为是姓向人家的,就叫向园,总共五幢房子,一幢是楠木花篮厅结构的大厅,另外四幢是住宅主厅,前前后后有一些空余之地,种些树木,仅此而已。
在许多年以后,有一个叫做吴同志的人做了向家的女婿后的某一天,他在一本书中看到关于向园的记载,说:“斯园也,高高下下,备登临之胜,风亭月榭,极怪柏之冠,视吴下名园,无多让焉。”吴同志始终没有明白书上记载的那个向园是不是长街上向家的这个半园。
向园是在向家谁的手里造起来,这已经不很重要,吴同志在书中看到向园曾经有过丢失它的姓氏的历史,在向万里后的某一代向家子孙中,突然出了一个不好读书而好赌的人,他叫向献之,有一天向献之以向园为赌注,一眨眼之间就把向园输掉。
记载中找不见向园后来怎么又重归向氏的这一段,以吴同志的想象,也许是向献之的儿子或者孙子,再又从别人手里买回了向园,吴同志缺乏天才的想象能力,他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