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汪洋,欲回环。杜荀鹤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小巷小桥多。如果说苏州城里的遍布的水网如同一个人的血脉,遍布全身,贯通生命,那么,眼下这条长街和与它依傍着的水,恰如一对温情脉脉的恋人,互相依托,水清清洌洌,缓缓流淌,街呢,坦坦然,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样子,无水则不媚,有了水,街便有了灵气,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限好,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贵周流而不凝滞,一河一街,水活而街生动。
皇帝从水里上了岸,向长街看看,皇帝看到一个秀美窈窕的江南姑娘,她梳着黑黑长长的大辫,从桑地里归来,背着桑篓,身上散发出新桑的气息,皇帝一声喝彩:好一个江南女子。女子回眸一笑,扭腰而去,消失在长街的青砖缝里。皇帝待要上前追赶,随从道,皇上,请走万年桥。
做一个手势,让皇帝看见了万年桥。
万年桥并不是什么必经之路,皇帝是从船上上来的,可以不走万年桥,但是皇帝也要讨个吉利,走一走万年桥,皇帝的天下至少有一万年,皇帝的年纪也至少有一万年,所以皇帝也愿意走一走万年桥。
皇帝来到万年桥,心里想,唉呀,我的天下是多么的浩大,我的桥就有那么那么多,真好,光是苏州,就有红栏三百九十桥,听说苏州附近的小镇上,桥有更多更多,一个叫角直镇的,三步跨两桥,哈哈,桥多好,桥多好,那么就来看一看这个万年桥罢。
万年桥是一座非常高大的三孔石桥,桥身中部驼峰高耸,皇帝来到高耸的地方站着,皇帝举目远眺,皇帝说,怪不得这地方从前叫做平江,原来它和长江一样高呀,是不是,知府来不及地点头,说,是,是,皇帝说的是,皇帝指点江山,说,你看看,荡田无垠,湖光粼粼,皇帝真是蛮有水平的,皇帝看了万年桥桥栏上的石刻,刻有各种图案,多半是人物,这些人物他们都在做着什么事情,形态各异,只是皇帝看了半天,心里也暗暗思忖了半天,总想能一眼看穿,一语导破,以表现出皇帝的水平,可是皇帝用心看了半天也看不明白他们在做什么,皇帝比较谦虚,不懂的东西也知道不耻下问,皇帝指着这些石刻,说,这些都是什么人,什么东西,他们干什么?知府便一一指点,这是种桑树,这是给桑树施肥,这是采桑叶,这是喂蚕,这是摘蚕茧,这是缫丝,这是织绸,总之多半刻的是蚕桑生产和丝织生产,皇帝说,原来如此,这里是蚕桑之地呀,如此精细的雕刻,带一个到京城去让皇帝娘娘看看罢。
皇帝从桥上下来,到桥的一边,看到桥北侧石孔旁一对桥联:塘连南北占途坦,市接东西庆物丰。皇帝将两句联在嘴里念了念,也看不出他是开心还是不开心,皇帝又走到桥南边,看桥南侧的对联: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皇帝高兴起来,一摆扇子,说,我知道,这是白居易的诗句。知府忙说,皇帝水平高,皇帝水平高,心里却想,怕是临来之前看过有关资料的罢。皇帝说,这样看起来,这座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呀,不过百十年的历史,知府心想,在你皇帝的眼里有什么是了不起的呢,谁知道这副桥联是怎么回事,说不定桥是很早时候就造起来的,后来才把唐朝白居易的诗刻上桥柱,难道就没有这种可能吗,所以皇帝下判断说这座桥不过百十年历史,这是武断,皇帝最后就注意到万年桥两边桥头上的两只石狮子。
万年桥的西桥头和桥东头,各坐着一只石狮子,西头的生动活泼,东头的憨态可掬,皇帝向西边走过去,摸摸活泼可爱的那一只,皇帝突然就把这只狮子提了起来,只见皇帝健步如飞,提着狮子往桥东去,随从紧紧跟随,心里跳得一塌糊涂,不知皇帝要干什么,皇帝将狮子提到桥东,放下来,让两只石狮子并排靠紧了坐。
皇帝面不改色,连粗气也没有喘。
大家说,皇帝力气大,皇帝力气大。
皇帝笑一笑,也不说什么,走了。
皇帝又往更南边的地方去看了看,当皇帝再从万年桥是经过往回走的时候,两只石狮子都坐在桥东,没有人将其中的一只归原,这时候皇帝笑了,皇帝说,原来江南无“介”(念jia)人,你们看看,我一只手把石狮子提过去,竟然就没有人能将它再提回来。
后来老百姓说,真是让皇帝说中了呀,江南真是无“介”人。
“介”人的意思是聪明,能干,来事,能做大事,胆量大,气魄大,力气大,水平高,等等,老百姓说,江南的大官都是外地来的,江南无“介”人。
皇帝高兴坏了,皇帝来到江南,皇帝看了江南许多好的东西,看了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