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人群里有没有王元木 > 默认卷(ZC) §引子

默认卷(ZC) §引子

不修旧挺满意的?老蒋说,你看看那些修旧的老宅,说是修旧如旧,其实天晓得。我说,你觉得它们没有修旧如旧?老蒋说,修旧如旧?可能吗?开玩笑。我说,我听你的意思,不修旧才是对的。老蒋说,无所谓对不对,反正这个玉涵楼,因为房主长期没有音讯,造成几不管,无人问津,才保留下来。我总结说,可是保留到现在,总还是要拆掉它了。老蒋毫不客气地说,那是你一厢情愿。说话时他指了指大门边上竖着的一块石碑,提醒我注意它。

我才看到这块不大的石碑。石碑脏兮兮的,很不起眼,上面的字总算还依稀可辨,是“陆钱逊故居”几个字,但是没有落款,我有些奇怪,说,这块碑是谁立的?老蒋说,是我们街道立的。我说,怎么不落款呢,算是哪一级的文物保护?老蒋说,落不落款不重要,是不是文物才重要。我说,嘻,那要是这样说,谁家门口都可以立个东西。老蒋说,谁爱立就立罢,你要不是文物你有那个脸竖吗。他虽然不是骂的我,我听了心里却不舒服,说,是不是文物也不是你街道说了算的吧。老蒋说,玉涵楼,状元故居、清中期建筑,你认为它不应该是文物?我不想和老蒋争执什么文物不文物,我只想早点找到拆掉玉涵楼的办法,让红姐的高楼快一点造起来,我也好早一天登上高楼把一切尽收眼底。

我靠近玉涵楼的门看了看,门上有一把老锁,已经锈得像一堆烂铁了,或许一拧就断了,但是我没有去拧,这毕竟是人家私人的房子。要拧也得老蒋去拧。可是老蒋才不会去拧呢,他理直气壮地朝我说,这几年来看玉涵楼的人也不少,但是谁也不能进去,谁也不能拿它怎么样。我说,但是这一次的人不同啊,这一次是红姐来了。老蒋说,红姐是谁?我气得说,红姐你都不知道,造高楼的那个红姐啊。老蒋说,高楼,有多高?我说,有多高,我不说了,说出来不要吓你一跳。老蒋十分不屑地说,高楼,谁知道呢,也许它并不是高楼,甚至不是楼。他说出这种怪话来,我也能理解他,他心理不平衡,一看就是那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我正想嘲笑他嘴酸,却看到他指了指玉涵楼,又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噢,你看这玉涵楼,明明是个平房,并没有楼,它却叫个玉涵楼,你说为什么?我怎么知道为什么,我也不想知道为什么,无论它叫个什么,它最后的命运都是一样的。我正是为了它的最后的命运才来的,我直截了当地对老蒋说,老蒋,你不要和我绕圈子了,我们站在这里说了半天,还没有进门呢。老蒋说,进门?你想进门,那是没门——不是没门,是没门的钥匙。

我这才知道了一些关于玉涵楼的事情,这当然都是老蒋告诉我的。可是谁知道老蒋说的是真是假,既然我已经看出来老蒋心怀鬼胎,对于老蒋的话,对于老蒋讲的故事或者往事,我都得留几分心眼。

老蒋说,这个地方谁都知道玉涵楼的楼主是陆状元,但是谁也没有见过陆状元,因为他在一百多年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陆状元有许多子孙,其中有一位,有一些老人还能依稀地记起来,那是一个潦倒了一辈子的人,20世纪50年代初期,他把状元留下的一些东西包括玉涵楼都献给了国家,就离世了,至于他的子孙后辈都到哪里去了,很少再有人提起。一直到80年代,有个人从美国回来,又出钱重新买下了玉涵楼,办了房产证。他购回玉涵楼以后,就一去不复返了。三十年时间,没有任何信息,到现在,当年留下的联系方式,也早已经联系不上任何人了。

所以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难题,一个人人知道的玉涵楼,现在变成人人都不知道的玉涵楼,不知道它到底有没有主人,不知道它的主人到底在哪里。

听了这么一个没头没脑的故事,我对老蒋说,我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谁也不知道玉涵楼,谁也动不了玉涵楼,是不是?老蒋说,我没有这么说。我说,那就算是我的理解。

我似乎是一无所获。

但其实我还是有一些收获的,至少我收获了一点信息,就是老蒋不会配合我,他心底里肯定不希望红姐把玉涵楼拆掉了盖高楼。他的心思我太能理解了,一个和旧居老宅打了多年交道的人,就像这些房子都是他自己的孩子,怎么会没有感情,怎么肯拱手相让,怎么舍得拆掉。但是理解归理解,甚至我都可以同情他,但我却不能不完成红姐交给我的任务。

我直接把状告到区长那里,区长又找到主任,主任又丢回到老蒋这里,果然如老蒋所说,除了他,不可能有第二个人来处理这件事情。

不过话得说回来,我还是有希望的,因为老蒋第二次见到我的时候,态度比第一次好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