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青春无悔 > 默认卷(ZC) §第七节 大黄山,西递村

默认卷(ZC) §第七节 大黄山,西递村

新世纪第二个夏天,我才有幸登黄山。关于黄山美景,古往今来的诗文可装5车,毋需我再描绘。徐霞客说“黄山归来不看岳”,你还能说什么呢?山上刻有郭沫若的诗,说他没到过黄山,看了黄山风景摄影展,就相信这里是人间仙境了。现在黄山是世界自然遗产,我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外游人如织,“五一”、“十一”放长假时所有的宾馆旅店全都住满,可见大家深爱黄山。

游黄山已经不仅仅是观赏它的奇石、古松、云海、飞瀑和温泉了。今天的黄山市辖3区4县,是个大型自然山林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譬如新安江畔被誉为“清明上河图”式的屯溪老街,古色古香的店铺林立,出售徽墨,湖笔,歙砚,宣纸,字画,古玩,雕塑,茶叶,笋衣,黄精,蜜枣,野山玫瑰……其规模不亚于北京的琉璃厂文化街。又如号称“白岳”的齐云山,是四大道教圣地之一,且不说它的宫亭洞穴,仅那到处可见的碑崖石刻,就令人目不暇接,书法艺术流派纷呈,文采飘逸,空灵永,凝神咀嚼,回味无穷。

令我惊叹的是黟县西递村。黟县位于黄山主峰西南,秦朝已建县治,被称为古黟。它还有个美丽的称号“小桃源”,据说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关。当地朋友解释,这里是山区,交通闭塞,抗日战争时期受新四军保护,日寇不敢来犯,黟县至今保存着3千5百多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犹如“世外桃源”。又说陶渊明是黟县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在这里家喻户晓。我在一家堂屋里也看到这样的对联:“折腰何惜为浇花,染指不妨因涤砚。”但我记得陶渊明是浔阳人。朋友坚持说,浔阳就是晋朝建的柴桑郡,辖区很宽,郡治在附近的九江,但陶渊明不是九江人,他是黟县人。可惜我的历史地理知识很差,无法与他争论。况且,旅游胜地“争夺”古代名人的的事情也屡见不鲜,连诸葛亮、曹雪芹是哪里人都争论不休嘛,我只好服从当地朋友的说法了。

我的这几位黄山朋友,深爱家乡,认定这里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遍数黄山名人,其中就有与冰心齐名的苏雪林女士,她生于这块宝地,是闻名遐迩的才女,活到百岁人瑞之年,怀念故乡,又从台湾不远千里回来重游黄山,这段乡情十分感人,也是流传于万千游客中的美谈。朋友还举出了赛金花,说它也是黄山名人,令我费解。于是朋友讲了赛金花的故事:她生于黄山穷苦人家,被卖到苏州妓院,聪明伶俐,琴棋书画俱佳,清朝状元洪钧为她赎身,收房为妾。洪钧出使欧洲四国,携赛金花由上海乘萨克森号火轮去柏林,船行3个月,她居然跟水手们学会了德语。在柏林居住3年,这位公使夫人常担任洪钧的翻译。德皇威廉和皇后请洪钧夫妇到皇宫吃下午茶,也是赛金花当翻译。客人坐着,德皇身边站着的却是瓦德西将军——他此时已经赏识赛金花的才华了。1900年瓦德西统率八国联军侵占北京,那个被义和团打死的德国公使的夫人也来了,坚持要慈禧太后偿命。慈禧携光绪皇帝已逃往西安,侵略军就到处杀人放火。京城里没有官方的谈判代表了,赛金花挺身出面找瓦德西谈判,并且对那位一心复仇的德国公使夫人说:“你我都是故公使夫人,我奉劝你几句话:中国大得很,你们根本找不到慈禧皇太后。而屠杀北京无辜的平民百姓,是野蛮行为!冤仇宜解不宜结。如果你们停止屠杀,我愿募集资金在贵公使遇难处建一座功德牌坊,这是中国最高的礼节了。”瓦德西和那位复仇夫人只好接受了赛金花的建议。故事讲到这儿,朋友见我要反驳,便提高了声调,先发制人:不错,赛金花是个妓女,她能制止八国联军滥杀无辜就很不简单了!权倾一世的另一位女人叶赫那拉氏还不如她呢!负责外交的恭亲王鬼子六躲到哪里去了?中堂大人李鸿章躲到哪里去了?只是在赛金花与瓦德西达成初步协议之后才露面。清廷腐败软弱,辈受列强欺凌,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事件多矣,为什么你们作家的许多文章、戏剧、电影,总喜欢责骂一个赛金花呢?

朋友的故事讲得有根有据。一同乘竹筏漂流麻昌溪,两岸美景都看不过来,更无暇与之争论了。我只知道民国时期的赛金花穷困潦倒,孤独地居住在北京城南破旧的小屋里,“四大名旦”曾经联袂在西单哈尔飞剧场举行义演,为她募集生活费。老年的“赛二爷”(在北京,有一技之长或小有名气者,不分男女老少皆可称爷)还乘黄包车亲临剧场向观众致谢。由此或可看出,赛金花在北京老百姓心目中还是个好人吧?至于建在西总部胡同的那座“功德牌坊”,德国1918年战败后已搬迁到中山公园内,由郭沫若重新题刻为“保卫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