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战场上活下来已经知足。咱们普通人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已经不容易了,又有多少精力去关注别人。”
齐钰忽然想起皇宫里的母亲和妹妹,他从军的目的也不是保家卫国,而是争权夺势不再被动,又有什么资格要求韩炎思想崇高。
天一亮,斥候队就兵分三路。
齐钰三人跟着又走了半天,路上已经可以看见之前斥候队留下的塘杆印记,终于在大约下午,于一片黄沙漫天中见到了北漠军营。
吴亮回头,道“金玉、裴诏跟着我去西侧;老韩、淫贼带着斯七去东侧。每日记录营队人数,出入队伍。若是敌军拔营,朝东西移动注意隐藏;若是南移,跟在左右两侧,距漠河十里不停,留两人继续跟踪,一人回城示警;距漠河三里不停,留一人跟踪,一人回城传令;过漠河不停,立刻回城报里数。”
“是。”
斯七看向齐钰,见他没有异议,便跟着韩炎和淫贼去了东侧。
齐钰和裴诏则跟着吴亮到北漠军营西侧,在距离四里的地方停下,下马跑上沙丘,趴在山头。
吴亮掏出黄布递给齐钰和裴诏“把头盔裹上,免得扎眼。”
“是。”
又拿出一本巴掌大的小册子,一只炭笔,对两人说道“北漠扎营,一般大帐篷睡五人,小帐篷睡三人,和大齐一样三到五人为一伍;五伍一个灶台,一天吃三顿,顿顿要数燃起的炊烟。不过有假灶台和假帐篷,真假灶台都会起烟,为了以假乱真帐篷一般会换着睡,所以要细细观察记录。”
两人点头。
“你们一人一边点清楚大小帐篷各有多少。”
“是。”
“是。”
齐钰“东侧大帐篷四十四顶,小帐篷二十三顶。”
裴诏“西侧大帐篷四十二顶,小帐篷二十五顶。”
吴亮用炭笔记下“发现没,都是对称的分布的,小帐篷围着大帐篷,大帐篷围着主帐。”
“是。”
“是。”
“队伍的运输能力是有限的,一般假帐篷不会超过总数的三成,你们再算算东西至多至少各有多少人。”
齐钰“东侧,两百八十九到二百零三不等。”
裴诏“西侧,二百八十五到两百不等。”
吴亮边记下边说“会了没有。”
“会了。”
“会了。”
“嗯。北漠的斥候,也是头戴铁盔,但没有黑旗和黑缨,上面有兽毛,穿得大多是棉衣加兽皮,品级高低看腰间弯刀。一般士兵是铁鞘,有点职位的上面就会镶宝石,刀鞘的的材料也有金有银。”
裴诏道“杀个银刀鞘的算几等军功。”
“五等到三等,退伍军饷加十两,得二十亩中田。五等往上,每高一等多一两银子和五亩地。”
“那大牛是立了个四等军功啊”
吴亮点头。
挨晚,相继有队伍进出,吴亮又道“看,是粮草队。拢共五车,单马押运,每车全满,一车约八石,一石六十斤,每人每天两斤粮,这一车够五百人吃半天,五车就够两天半。”
“军营西侧的有两间大帐篷是放粮草的,一间大概能放十石粮。加上运来的五车,每人懈怠的干粮,足够支撑四天。”
齐钰道“你怎么知道大帐篷里的粮食是满的?”
“看风啊,风沙吹过账布飘动幅度不大。”
“会不会是装的沙子。”
“不会,你看伙夫做饭都到帐篷取粮,且帐篷周围换岗严谨,将官多有检查,这么重视,一定是真的。”
裴诏“粮草够吃四天足够到漠城来回了,他们想干嘛。”
“应该是打劫。”
“为什么?”
“一般偷袭是急行军要轻装上阵,快进快退,这里距离北漠边城还有一天的路,很少这么靠前扎营。这支队伍顶多六百人,即使没有斥候报信直接跑到漠城底下,靠城墙上的军士就能射杀。”
齐钰“一般偷袭队伍有多少人?”
“至少一千。”
裴诏则好奇“北漠边城什么样?”
“大齐北境墙高三丈,西起不绝山断崖东至海口,连绵不绝。而北漠边城墙高两寸,彼此不连,两关之间设三四关隘,边防建筑不及大齐十分之一。但就是这样寒碜的边关,也让我们没占到便宜,所以,一定不要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