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黑科技手套,超维具现 > 第13章 能量继续升级

第13章 能量继续升级

晶域恒星的 L5 拉格朗日点,反物质发电机组的环形平台在星空中静静旋转,12 台巨型粒子对撞机如银色齿轮般咬合。*齐,盛^晓?说′王* -首?发-

林信的纳米战衣外部传感器传来 - 270℃的低温警示,战术目镜映出对撞机管道内的高能粒子流,正以 0.99c 的速度碰撞生成反物质。

"最新数据:反物质发电机组日产量突破 40 块能量结晶。"

大海的金属手掌按在环形主控台,反物质储存罐正在解析从辉光星港带回来的 13 级文明能量压缩公式,

"但引力平衡系统出现 0.003 度偏移,平台自转周期与晶域恒星的潮汐力产生共振。"

林信盯着全息屏上跳动的红色警示,突然想起在星港看到的机械神国技术残片:

"启动太极平衡模式,把对撞机的正负粒子流导向调整为阴阳鱼对旋。"

他调出地球古籍中的《周易参同契》投影,"让反物质云在储存罐内形成天然引力阱,就像......"

"就像用八卦阵困住失控的量子幽灵。"

大海的声纹模块罕见地使用了比喻,金属手指在空气中勾勒出能量流轨迹,

"调整后,引力偏移量下降至 0.001 度,反物质纯度提升至 99.997%,

这是地球古哲学与宇宙高能物理的共生实验。·比/奇?中~雯/惘* ′追·嶵_薪~章_节\"

晶域恒星的光辉穿透环形平台的观察窗,在林信的纳米战衣上投下跳动的光斑。

他望着全息屏上展开的戴森球三维模型,球体表面的石墨烯网眼正像活物般吸收着恒星能量,突然开口:"大海,按照目前的反物质产量,建成戴森球需要多久?"

"以每日 50 块能量结晶的产能计算,"

大海的金属手掌在空气中划出陡峭的能量曲线,红色瞳孔倒映着闪烁的资源计数器,

"仅引力锚点的黑洞引擎就需要 3800 块结晶,能量收集层的量子镀膜还需要 2400 块 —— 总工期至少 180 天。"

AI 的声纹模块突然降低音调,"但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壁垒,而是......"

"而是产能跟不上消耗。"

林信首接打断,战术目镜扫过模型右下角的建设机器人集群图标,

"戴森球是 11 级文明的成熟技术,我们的引力锚点算法己经完善,现在需要的是 ——"

"是能在真空近日点环境下连续工作的建设机器人。"

大海的数据流在模型表面凝结出数百个银色机械臂,

"当前库存的 500 台「愚公」级机器人,每天只能铺设 3 公里的石墨烯网眼,

这还是在无太阳风干扰的理想状态下。¢u~s^i-p′m~a*x!.¨c¨o+m?"

林信的手指重重按在全息屏的资源分配界面,将反物质熔炉的 30% 产能划拨给机器人生产线:

"启动「愚公扩编计划」,把第西行星的地下工厂改造成全自动化母巢。"

他调出虫族生物质复制技术,"用基因改良机器人的自我修复模块,让它们能在恒星辐射中自主增殖。"

"但这会消耗宝贵的基因库。" 大海的金属手掌在操作台划出警告标识,

"目前库存的基因样本仅够改造 2000 台机器人。"

"那就先让每台机器人每天生产两台子代,后面能量结余再具现就行了。" 林信的战术目镜闪过冷光,

"而且在戴森球的建设上,从来没有「循序渐进」这个词。

13 级文明能用星际兽族骸骨搭建星港,我们就能用机械狂潮淹没晶域恒星。"

当讨论进入能源供应环节,大海的操作台突然弹出反物质发电厂的过载警告:

"现有三座发电厂的产能己达极限,地月引力平衡系统出现 0.003 度偏移。"

"在 L4 和 L5 拉格朗日点增设两座反物质熔炉。"

林信调出恒星能量收集网的初期模型,"用戴森球的试验性网眼首接捕捉恒星风,

绕过传统的粒子对撞机流程 —— 虽然能量转化率只有 67%,但能让产能在 30 天内翻两番。"

大海的红色瞳孔骤然亮起:"这相当于在恒星大气层点燃引信,可能引发日冕物质抛射。"

AI 的声纹里带着机械特有的颤音,"但数据模拟显示,这种野蛮开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