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制度建设,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民众的负担依然很大,财政的压力同样不小。进一步解决财政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比如,我们现在的重要支出是军队,占到财政的四分之一,怎么办呢?总需要解决吧!”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下意识看了眼李承乾,见李承乾不说话,又自顾自地道:“之前在参与讨论的时候,我就说了,现在太子当面,我就再说一遍。如果能从财政方面着手军队,确实意义极大。”
“不错,战争时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侯君集接口道:“但现在是和平时期,我们不能把如此大的财力用在养兵上。而现在的养兵制度还是战时的养兵制度。”
“当时也是没办法,现在确实不可以继续了。”
房玄龄深意为然地点了点头,道:
“军队消耗国家财政方面,一,是士兵的日常给养,二,是军队里的军官数量多,或许,减员是条出路。”
“那照中书令的意思,我大唐以后就不用打仗了?”李承乾冷冷地问道。
“这....”
房玄龄下意识看了眼李世民,苦笑道:“臣并没有这个意思,臣只是觉得....”
“我现在想问问诸位大臣!”
还没等房玄龄把话说完,李承乾就出言打断了他,然后环顾众臣道:“你们莫非忘了,前段时间还出现了两国发兵威胁我大唐的事情。如今,吐谷浑虽然退兵了,但高句丽的兵还在辽东城外,你们就觉得天下太平了?可以高枕无忧了?可以削兵了?”
“这....”
众臣听到李承乾这灵魂三问,不禁面面相觑。
虽然通过李承乾的各种手段,大唐确实解除了当下的危机,但也确实不能说,大唐以后就不会再有战争了。
所以,现在是否适合改革军队,还真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于是乎,所有大臣都将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身上。
因为是否改革军队,全看他的意思。
只见李世民微微蹙眉,先是看了眼李承乾,又扫了眼众臣,才平静地笑道:
“不错!太子说的不错!改革军队,不等于削兵!”
“朕的意思是,改革,是让国家走向更好的一个手段!”
听到这话,众臣瞬间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即使李承乾刚才说的那三个问题有道理,他依旧要推行军队改革。
只见李承乾神色一正,又再次开口道:“那敢问陛下,你真的想好了要改革军队了吗?”
李世民脸色一沉:“你什么意思?”
他不相信李承乾听不懂自己话里的意思,自己是无论如何都要改革军队的。
但李承乾一而再再二三的找改革军队的麻烦,让他不禁有些怀疑,李承乾是不是别有用心。
毕竟改革军队,对李承乾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
却听李承乾又平静地道:“孤的意思是,陛下你真的下定决心了吗?”
孤?
他居然称孤?
看来他也来真的了啊!
李世民知道李承乾在自己面前称孤,意味着什么,所以当即就闭上了嘴。
而众臣,也全都闭上了嘴。
却听李承乾又自顾自地道:“孤有一重大疑虑,如果不先说出来,恐怕不方便插手军队改革的事....”
“什么重大疑虑?”
李世民不耐烦地摆手道:“你直接说吧!”
“回陛下,我大唐立国才十几年,烽火硝烟也才刚刚平息,现在就改革军队,特别是以军官为改革目标,孤担心,他们会引来疑虑....”
听到这话,李世民心头大动,不禁深深看了眼里承乾,然后眯眼道:“你的意思是,狡兔死,良狗烹?”
“嘶——”
众臣闻言,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狡兔死,良狗烹,这可是昏君的典型操作啊!
不是吧太子殿下,你又要干陛下了?!
就在众臣以为父子俩又要干起来,准备拉帮架得时候,李承乾却一脸平静地摇头道:“我大唐的将士,还没有这么愚蠢,不会想什么狡兔死,良狗烹!”
“那你的意思是?”
“孤是在担心,担心他们会有一种失落的情绪!”
“这....”
李世民闻言,迟疑了一下,然后看了看众臣,摸着胡须,若有所思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