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世间星河 > 第一卷 云中月 第二章 瓦上霜

第一卷 云中月 第二章 瓦上霜

没别的出路,可如今都是南衙禁军了,那还怕没得事做?几年光阴抠抠索索下来还真叫人家立了不少功劳!几年间即便是从上到下的受排挤,即便是被砸到手里好些难啃的骨头,可人家就是有本事愣生生把这些硬骨头嚼个稀碎!

虽说先皇不待见,下面的人跟着打压,但是没关系,太子爷是把兄弟啊!辗转腾挪过了几年,先皇驾崩太子成了皇帝,这登基头一天的几道圣旨就有其中一道是调了四个土匪头子带着土匪兵去边军打仗!这一打就是十多年,军功蹭蹭往上涨,这回没人敢打压,凭功升迁生生就到了上将军的地步,加上当今皇帝也属实是有情有义,封了上将军不够还给封了王爵,于是就有了如今的这四位号称“阎王爷的胡子都敢往下薅”的“土匪”王爷。十几年下来,满朝文武敢跟这几位掰腕子的,一只手数的过来,除了那几位读书读傻了的文渊阁大学士,也就剩个国舅爷敢拔这几个虎头嘴里的牙了。

这些传奇是后来江湖民间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了二十多年的谈资,只不过议论皇家事毕竟有大不敬之嫌,不好拿到台面上说。但是传奇到了一定的地步还是有很多人私下里拿出来说一说就是了。

据说如今江湖山林里很多落草为寇的山大王都给这几位古往今来最成功的土匪头子竖了牌位甚至是立了生祠供成了自家买卖的祖师爷,平常下山“杀富济贫”“替天行道”什么的都是要到祖师爷的牌位前拜上一拜祈求祖师爷保佑的。这种风气还不光是端岳王朝境内,这些年马匪还有走私的盗商不绝,渐渐地连北边的突勒和西南的南诏乃至西域据说都有人争相效仿之。

还有人传言,有一次宫中陛下近侍将这江湖风气作为笑谈说给陛下听了之后,皇帝陛下还大笑着说我端岳王朝的臣民当土匪都能当到成了能得供奉的神仙,果真是人才济济。

当然,皇帝陛下虽然如此说了,但是如果你觉得落草为寇是陛下支持那你怕是发病发得不轻。

也有人问当年不是五个人跟当今圣上拜了把子吗?为何如今的“土匪”王爷只有四位?

这件事也是如今江湖坊间争论最多的事情之一,有人说五位是误传的;有人说是当年永嘉之乱,其中一位跟着陛下平叛时候战死了的;也有说是这第五位随皇帝陛下平叛后不愿为官所以归隐山林了的;也有人说是这第五位其实是个女子,后来跟皇帝陛下两情相悦所以进宫当了娘娘的;还有说确是女子,但是没有进宫,而是给陛下生下个皇子之后难产去世了的等等……各种传言莫衷一是。

一位位江湖好汉、坊间百姓每每争论起来都是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根据,往往到了最后都是酒桌上就着碗里辛辣的酒水撸袖子卷裤腿争得唾沫星子四溅,但是到最后也没个定论,谁都争不过谁。

云中军的大都督,云中王陈庆之是四王之一。云中军中争论这件事的人也不在少数。只不过按照端岳的规矩,都督府的大都督都是远在京城的王爷们遥领,一般各都督府平日里是见不着自家大都督的,不太那么大的事情都是大都督府的长史看着办。见不着人就没办法求证,但是总归还是有那闲不住好事之人,据说最早的时候,大都督领了陛下的旨意来云州代天巡狩,也是巡视自家管辖的地盘,营里有个跟大都督关系很好的参将,跟别人争论一番不大过瘾就跑去找大都督求证,没想到一向爱兵如子的大都督那一次大发雷霆,说你们这帮兔崽子!私下里议论,老子管不着,也懒得管!但是他娘的私下议论不过瘾还敢问到老子头上,看老子他娘的不打断你的狗腿!于是乎那个参将惨兮兮被打了四十军棍,好几个月没下来床。

在那之后,争论依旧,但是就没人再敢去触王爷大都督的霉头了,有机会也是不敢的。

…………

再说一说那位敢跟几位王爷掰腕子的国舅爷。

国舅爷杨远侯是当今贵妃的亲哥哥,弘农杨氏的家主。说起来这个杨家那是相当的了不得!端岳立国前杨家就是大门阀,祖上又是端岳王朝的开国功臣。当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端岳高祖皇帝自太原郡起兵后,已是顶尖门阀的杨家举全族之力支持高祖定鼎天下,是当之无愧的从龙之臣!

端岳王朝立国后,高祖特许杨家世袭定国公,亲赐丹书铁券。高祖之后的历代帝王对杨家依旧荣宠不减,历代杨家家主基本都能坐到三省主官的位置,而且还不是类似尚书仆射这种“他官代领”的主官,而是正儿八经尚书令、中书令,比如现今的定国公杨远侯就是当朝尚书令,掌管六部二十四司,有宰相之权。不光如此,端岳王朝历代的皇后也大多都出自杨家,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