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之人必然要能力出众。
李世民一筹莫展之时,官员提出筛选。
沈腹就是最后被选中的人。他成功成为灌县长官,负责灌县,一切事物,上任期间倒也说不上战绩卓越,不过绝对挑不出任何错处。
贞观四年,吐蕃趁机攻打益州民心不稳,是他站了出来,带着不多的守城军等到了李靖。
不过他的赶到也只不过救下了益州,沈腹在与人交战中早已经死在沙场,益州人民对沈腹多为称赞。
这时候人们才想起来沈腹曾经在李靖身边任职,而且也曾是一员猛将。
就因为沈馥病逝,才有了李恪赴任益州大都督的决策,沈林才有现在的职位......
长孙无歆的话打断了众人的回忆,“这沈馥,身下只有沈林这一个儿子。”
“贞观五年末,甘州刺史吴文正好卸任,便将沈林安排了上去。”
长孙无歆思考了一下,继续说道。
“上任的前两个月还好说,那是夸赞的声音数不胜数。”
“可好景不长,这两个月一过去,弹劾他的折子就一批一批的送上来!”
李世民震惊,一批!?
“臣是念在沈林的父亲沈馥的面子上,才将这些折子都压了下去,可谁能想到......”
谁能想到接下来弹劾他的折子就如山一般的堆了过来!
长孙无歆说完,咬了咬牙。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早点把折子送上来,还有现在这朝堂上的事儿吗?
长孙无歆是万万想不到。
这个臭小子,本事还挺大,在那小地方觉得屈才了。
居然手眼通天,将这么一把折扇献到了李世民手上,跨越他这个上级跟李世民诉苦去了!
实在是!太目中无人了!
若不好好收拾这个毛头小子,他就不是长孙无歆了。
一段段如何收拾沈林的法子在长孙无歆脑子中一个一个浮现出来。
但事实上,长孙无歆是真的冤枉沈林了。
沈林做这首诗词之时,他已经微醺了,就只是在玩醉剑时随口那么一念,不偏不倚让这个假装自己是富家大小姐的长乐公主给听到了。
还在离开之际,向他讨了这份墨宝。
再怎么怪罪,也要怪到这个睚眦必报的长乐公主身上。
李靖见状,立马向李世民拱手道,“陛下,沈林的爹曾经是臣的副将,还请陛下网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