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厉声道,“放肆!满朝文武百官都在夸赞的人,怎么可以是小州刺史!?”
李世民越想越气。
“你们吏部就是这样为朝廷效力的吗?”
“这么一个人才都没看出来?”
长孙无歆立即走了出来,抱着玉笏,拱手道,“圣上息怒,这沈林,您对他是少有了解。”
李世民一惊。
这长孙无歆,又想干什么?
“此人官声可是极差,可以用声名狼藉来形容啊!”
“臣在吏部可是看到了不下百份弹劾他的折子,都是各地区官上奏的。”
李世民扶额,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人才,怎么官声如此的不堪入目?
“来人,速速派人送一些帖子过来,朕要亲自审阅!”
此时此刻,大殿内忽然安静起来。
大太监王申听完,便挥挥手安排人拿了长孙无歆管理的吏部尚书的令牌,直接往吏部尚书府走去。
做官,无论文武,都要在乎一个东西,那就是名声。
一,那就是百姓中的口碑,称民声。
二,那就是同僚以及上头的评价,称官声。
二者兼备,才是一个好官员。
折子很快就拿来了,李世民暗自感叹,这王申的办事效率果然好!
李世民拿起一份折子,看了一眼,念道。
“沈林此人高傲自大,从来不与其他州的刺史交流心得。”
李世民皱了皱眉,这也没什么嘛......
随即又打开了一份,念道,“甘州隶属珑右道,可无论是节度使,还是大都督召集各位刺史议事,沈林从来不参与。”
“此前两次派遣州丞代为参加,此后便变本加厉 竟派遣衙役代为参加。”
李世民顿了一下。
“最后,居然发展到了让家乡在节度使府大都督府周边的官吏代为参加,若是休假便顺便参加,不休假就直接缺席!”
有点意思,懒到极致!
李世民想着,打开了第三本折子,继续念道,“此人对上官即为不敬。节度使或大都督去甘州辖地视察,连一个引路的都没有,更何况是茶水,甚至都不见本人出面!”
“总的来说,就是‘你爱来就来,爱去哪去哪,无头苍蝇一样的乱飞也不关我的事,一切东西自己去看就完事了’!”
李世民满脸黑线,叹了口气。
确实是没有必要再念下去了。
这个声名狼藉的程度,已经让李世民没有办法为他辩解什么了。
他要是节度使,恨不得杀了他!
沈林的民声却截然相反,辖地内没有一个敢说他不好的。
一个人做官,怎么能做成这个样子?
大殿外,偷听的长乐公主李暖也惊呆了。
殿内,李世民一口气看完了大太监王申从吏部随手抽出的十本折子。
果真,全都是弹劾沈林的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