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明朝帝王师 > 默认卷(ZC)

默认卷(ZC)

万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十六个皇帝中享祚最久的一个。有史家认为,明朝灭亡的最大罪人不是别人,正是这位万历皇帝。他一生中做过最激烈的事,便是对张居正的清算。从那以后,他退居深宫,对一应朝廷大事,都表现出漠不关心,好像这天下不是他的一样。斥责他的大臣很多,但他概不答理。这种忍耐性也确实了得!他的爷爷世宗皇帝处理“大礼案”,凡是反对他的人,一律治以重罪。万历皇帝挨骂的次数与程度,都远远超过世宗,但他只当什么事儿都没发生,十之八九的奏疏都留中不发。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叶向高的这一篇。万历皇帝被叶向高斥为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不但不生气,反而给叶向高升官,调任叶向高为南京礼部右侍郎。叶向高此次在北京只待了两年,名义上当了太子的老师,却是连太子的面都没有见着。在南京不知不觉又待了九年,由礼部右侍郎改任为吏部右侍郎。虽然品级一样,但由礼改吏,在官场看来,这等于是晋升。

其时,在内阁任首辅的是沈一贯。叶向高同沈一贯一样,都是史官出身,又同为太子的老师。所不同的是,叶向高的学问更扎实,他的论史文章,很多都有真知灼见。如他论述治理天下的原则:

夫王者之治天下,非以我治之也,以我治天下者,私天下者也。夫天下大矣,吾生一私心必有所徇于人,必有所不便,故其势不得不出于术。弥缝掩饰以愚斯民之视听,而济己之私,此有我者也。有我则我之心狭隘,而与王者不相似。夫所谓王者何也,公其心而矣。

(《王道荡平正直论》)

叶向高认为王者应行的王道就是天下为公,不要试图以权术蛊惑视听,采取愚民政策。这种民主政治的观念,在明代的政治家中并不多见。

论国家兴亡,叶向高亦有创见:

天下之祸,莫大于人臣之求胜也。人臣有邪正,君子小人,唐虞三代所不能免,其进退用舍,相为胜负,亦其势有必然,未成大害。惟君子用而专,务扶小人之所为;小人用而专,务扶君子之所为。各恃其胜心,快于一逞。

以国家之政事询臣下之意,向而为之君上者,泛泛然不能自主。卒之君子不胜则小人之祸烈矣。宋之极盛,则祥符、庆历年间。其时君子小人亦屡进屡退,而无损于治者,以政事出自朝廷。臣下去留,不能大有变更也。

(《宋论》)

这段论述,叶向高阐明一个观点,国家兴亡的主要承担者,就是皇帝。若皇帝有主见,则臣子中的小人再多,也不能有损于政治。

叶向高治吏论政,很少说那种酸溜的秀才话,也不落空泛。所发议论,都取之于史而落实在当下,是有的放矢,且切中时弊。张居正之后的帝王师与首辅,叶向高应是最有思想的一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