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老街拆迁动员大会之前的最后一次会议在县委会议室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对象特殊,都是老街拆迁中的关系人。一些是直接的拆迁户,另外一些,是有亲友在拆迁户之列的。而且,这些人都是县里或乡镇机关的工作人员,很有一部分是党员,甚至是领导干部。本来,按惯例是没有这个会的。提议开这个会,完全是令狐安的主意。上周,令狐安专门听取了鲍书潮和胡吉如关于老街拆迁情况的汇报,老街拆迁共涉及到居民户408户1211人。城关镇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搞了个民意调查,结果同意拆迁的只有45户,态度含糊的120户,坚决不同意的243户。不同意的理由主要是三条,一是现在居住条件十分满意,不必要拆迁;二是不相信政府,一期工程的烂摊子就是证明;三是没有理由。令狐安听了也眉头发皱,没有理由居然也成了理由。但不管怎样,这个民决调查,说明了事态并不像令狐安先前估计的那么乐观。令狐安虽然考虑到了一期工程的影响,但没想到会有一半以上的居民都不同意拆迁。
“怎么办?”令狐安问鲍书潮。
鲍书潮笑笑,没有做声。
胡吉如说:“难度确实很大。做起工作来涉及成太广了。而且时间也等不及……”
“那……就没办法了?”令狐安将手头上的文件甩到桌子边上,提高了声音,“我让你们牵头,就是要拿出办法。没有办法,要创造办法。外地的经验,本地的实践,都可以参照嘛!”
“其实我们也出去转了下,拆迁工作各地情况不一样,也很敏感。城市建设与拆迁现在已经是一把双刃剑。弄得不好,可就……前不久,四川等地就出现了群体性事件,原因就是因为拆迁。所以这事……我们也没法拿主意。还是请令狐书记……”鲍书潮尽量选择着措词,既想把意思表达清楚,又不至于让令狐安发火。
令狐安也深思了会,然后道:“这样吧,现在同意拆迁的和含糊态度的,我们暂且不问。同意拆迁的,抓紧时间签订协议。含糊态度的,做工作。对不同意拆迁的,摸摸底。摸什么底呢?摸摸他们的社会关系。要充分地运用关系。这是个关系社会嘛!比如这里面有没有国家工作人员,有没有党员,或者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亲属……这都是关系嘛!从这些关系入手,一点点地进行破解。书潮啊,还有吉如,你们的工作要做细,要做实。老街拆迁是目前湖东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大的政治。”
鲍书潮笑道:“令狐书记的思路确实是开阔,好,我们就按照这个来工作。”
城关镇立即组织人员对243户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地了解,然后分门别类,除了20多户实在没有任何与国家工作人员、党员沾上边的外,其它220多户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令狐安看到胡吉如送来的调查表,先是赞扬了胡吉如一通,说他工作还是很扎实的,成效也明显,然后请他将表也送给叶远水县长,王枫副书记。同时告诉他,通知这些涉及到的国家工作人员、党员,集中到县委来开会。通知上只通知开会,至于会议内容,暂不要往外透露。而且,通知上要明确说明:不准代会,不准缺席。如特殊情况缺席,要向县委作情况说明。
胡吉如出了县委大门,就给叶远水县长汇报。叶远水看了,只是将表放到一边,问:“你们是不是准备打一场全县战役啊?”
“不是。只是因为情况特殊,令狐书记提议的。”胡吉如回答道。
“那也不能……你看看,这上面一下子就涉及到了200多名干部和党员,这不是……瞎搞吗?何况我一直认为,老街拆迁不能操之过急。性急能吃热豆腐吗?不能!只会越搞越糟。既然令狐书记同意了,我也不说什么了。但这个会,我不参加!”叶远水说完,就低头看文件了。胡吉如想再解释也无益,何况这是书记县长之间的事,我一个城关镇党委书记掺和什么?
王枫倒是同意了。
县委会议室满打满算,能坐下去200人,因此,开会前,办公室已经在过道里加了些椅子。三点,会议准时开始。令狐安是最后一个进入会场的。王枫,鲍书潮,黎民,都已经到了,王枫主持会议,议程简单,只有两项,一项是胡吉如宣读县委县政府关于老街拆迁的意见,另外一项就是请县委书记令狐安同意作指示。
县委会场十几年来,大概没有哪一次会议能像今天下午这么整齐。218名应到会议人员,仅有3人缺席,且都是因为正在外地出差,无法赶回。令狐安看着,心里竟有些激动。他对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有一种本能的敏感。人群越多,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