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政绩·政纪 > 默认卷(ZC) §第十八章

默认卷(ZC) §第十八章

安刚刚读到一篇中央党校教授的文章,说在中国目前所有的职业中,当官已经成为高风险的职业。其实,是不是高风险,倒不好说,事在人为。但是,高难度确然已成了事实。有句名言叫:当女人难,当名女人更难,当单身的名女人难上加难。套用来说当官,也是一样,那就是当官难,当大官更难,当想做点自己事情的大官难上加难。虽说县委书记算不得什么大官,但在一般老百姓的心目中,也算是人上之人了。能上筷子的,都不是孬子。能当上县委书记的,岂有几个无能者?

但还是难哪!令狐安朝王枫笑道:“这事你看,唉!钱卫中就别管了,关键是丰开顺这边。他到底是什么意图?是不是感觉我们的安排有问题?那满东北呢?老头子了,还……”

“主要还是安排问题。”王枫说:“我也曾过,不行让丰开顺再回矿业局,当然,还是党组书记。但以前钱卫中在,不好摆。现在,吉光去了,应该可以。不知道令狐书记怎么想?”

“不是我怎么想啊!是他怎么想。这人上访成了习惯了,就是放到矿业局,也不一定能改了性子。如果不改,怎么办?组织上也不能跟着他转吧?”令狐安有些担心,语气也沉缓着。

王枫攥攥手,说:“也是啊。他要是再闹,岂不?我就担心马上老街拆迁要开始,他们要是……”

“哪有什么?他们难道还能……真是太不像话了。王枫同志啊,我想这样,你找丰开顺再谈一回吧,代表县委,了解情况,搞清意图。”

“这个……当然可以。不过就是怕难有效果。我先谈谈再说吧!”

南州市的人事变动,因为南明一自己在省里的安排,迟迟不能到位,整个全盘也就暂时停了。现在,省里的局面对南明一是十分有利的。他最大的竞争对手向涛,正身陷调查之中。向涛从南州调动到省里去后,论能力,他是很出色的。就是在南州,向涛也是这么多年少见的一个市委书记。他的能力,不在南明一之下,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就是应了一个官场怪圈理论,越是能干的干部,越容易走入漩涡。向涛在南州时,就争议不断。他的果断与手腕,是令很多南州的干部印象深刻,想起来也有些后怕的。在南州四年,向涛免了至少不下于一百名干部,几乎每个月都有干部栽在他的手下。而提拔的干部,当然也是不断增加。现在南州三分之二的处干,都是在向涛手上提起来的。与此同时,向涛与南州企业界的关系,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他有一句口头禅:不怕跟企业家打交道,就怕你不敢打交道。南州的很多企业家,与向涛的关系,几近于兄弟。就是向涛到省里后,也还与这些企业家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就像令狐安与向涛的关系一样,他们见了向涛的面,不是称呼:向副省长,而是亲切地称呼为:向书记。令狐安最近也通过不同的渠道,对中纪委对向涛的调查作了些了解。最大的出事原因是向涛为省里某大型企业融资,开了绿灯。而现在这家企业却债台高筑。法院在审理企业破为案时,就牵连出了向涛。而在此之前,包括南州时代,就已经不断有人向中纪委和省纪委举报向涛。这事最初是被新华社一记者作为内参,捅上去的。结果,中央某领导作了批示。唉!其实有多少干部怕纪委,怕的就是领导的批示。这些年,那些出了事的官员,那个不是领导批示后才真正地被动真格了的?

两天前,就在钱卫中还躲在亚太风情馆的时候,令狐安和于者黑去了一趟北京。

在北京虽然只呆了一天,但京城的消息,确实是格外的通络。于者黑通过一个在新华社工作的亲戚,找到了中宣部的一个干部,然后又通过这个干部,打听到了中纪委的一个同学。这同学恰恰就在江南省,参与着对向涛副省长的调查。电话一通,这同学只说了两句:案件还没定性,但最好不要再打听了。这话说得委婉,却又透露着无尽的消息。这消息让令狐安后背发冷,当时就瘫倒在宾馆的沙发上。于者黑劝他:也没什么?目前还在调查。何况向省长背后也有强大的人脉关系,会有人捞他的。于者黑用了个“捞”,这是黑道上的行话。令狐安朝他翻了翻眼睛,问:谁捞他?这个时候了,谁还敢捞他?

是啊,谁还敢捞他?令狐安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当官当到这个份上,也许就是最大的悲哀了吧?

晚上,令狐安和于者黑躺在宾馆里,电视里正放一条新闻:某省政协主席,因受贿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被移送司法机关。镜头里闪了下这主席在某会议上的片断。令狐安看着,竟在大脑里幻出向涛副省长的影子。他摇了摇头,赶紧将电视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