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故事中的女孩那样,继续爱慕父亲型的男人,特别是已婚的男人或比自己大的而成熟有资历男人。如果是男孩,就会像第二个故事中的男孩那样,继续喜欢与母亲角色相似的女性,特别是已婚的女人或比自己大的女人。一句话,是因为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异常和亲情缺失,才有了上面的恋师迷情的故事。而且,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补救,这些男孩女孩将来面对婚恋关系也会出现感情的错位。
不仅如此,就是有些男孩女孩之间的相恋之情,其实也未必是爱情,而是因为亲子关系异常和亲情缺失,导致的替代性的情感补偿。就是我们看到的,有些所谓早恋的中学生,往往是因为亲情缺失,其中有的就是留守儿童。
心理处方:亲子共同努力补救亲情
首先是父母最大限度地防患于未然。
一是尽量避免和孩子长期分离。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创造条件给孩子理应享有的父母之爱。孩子的成长不光需要钱,更需要亲情。如果孩子的两性心理陷入误区,甚至误了整个人生,为孩子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怎样为孩子多多挣钱,怎样让孩子好好成长,父母要权衡好利弊得失。所以,父母应该尽量避免与孩子长期分离。外出打工,可以就近,可以时常回家,甚至可以带着孩子。只要态度问题解决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二是创造条件增进和孩子的联系。有调查显示,外出打工的父母,32.9%每天和孩子电话联系一次,39.8%每周一次,21.1%每月一次,4.9%每年才一次,1.3%甚至和孩子没有任何联系。如今通讯如此方便,天涯咫尺。为什么有些父母却不和孩子联系?这也是态度问题。不论把孩子托管给谁,也不要忘了你是孩子的父母,不要忘了和孩子的亲子联系。实在不便回家,就让电话来传递亲情吧。
其次是子女积极主动地心理自救。
对于已经长大的孩子来说,如果意识到自己的亲情缺失,也应该积极心理自救,营造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一是主动进行亲情补课。作为长大的孩子,都不要消极被动的抱怨父母,而应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增进亲子交往,加强亲子沟通。在亲子沟通中,可以化解亲子三角关系障碍,获得更真切的亲情补偿。二是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心理咨询实践表明,男孩女孩一旦深刻认识到师生迷情的心结所在,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两性心理就会走向常态。
【马老师微语录】孩子的成长不光需要钱,更需要亲情。如果孩子的两性心理陷入误区,甚至误了整个人生,为孩子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