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回避,退缩,便是自然而然的出路了。于是,回避型人格特征慢慢形成了。你看,问题家庭就是这样“培养”了问题孩子。
孩子在家庭在父母这里得不到认可,得不到肯定,得不到心理需求的满足,怎么办?最初的偶然上网发现了一个好去处。于是一发而不可收,终于网络成瘾了。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有些青少年所以网络成瘾,主要的并非是因为里面的色情和凶杀等刺激,而是因为里面可以让青少年得到认可,得到肯定,得到心理需求的满足。在网络世界里,他们才找到了感觉,找到了成功的自我感觉。
心理处方:亲子协作共同调整
姚强问题的解决,关键的不是矫治网瘾,也不是惩罚逃学,因为那不过是扬汤止沸。只有亲子协作共同调整,矫正回避型人格特征,才是釜底抽薪,才是根本。
第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自身主动地自我调整。
自我调整首先是消除自卑重建自信。一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就要从改变自我认识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要看到他人也会有不足之处。二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份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一般人都较相信他们,并乐于与他们相处。认识这些优点也可以增强自信。三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事先不过多地体验失败后的情绪,就会产生自信心。
自我调整还需要不再回避增进交往。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姚强要从易到难的要求,给自己定一个交友计划。比如开始给同学打个电话,到见面聊聊天,到互相串串门,到共同活动活动。逐渐地就习惯了人际交往,就改变了回避型人格。
第二个重要的方面,是家庭积极地合作调整。
就此,与姚强的家长做了较多的交流。姚强家长有了较深的领悟。最后我们取得了共识。一是家长要努力调整对姚强的期望,把期望降下来,把评价提上去,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到认可,得到肯定,得到心理需求的满足,帮孩子重新找到自信积极。二是支持姚强积极交往,锻炼交往能力,并对姚强的改变及时给予鼓励。
经过几方面的积极努力地合作,几个月后姚强逐渐淡化了回避型人格,慢慢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让姚强父母感到奇怪的是,姚强的网瘾也不消自灭了。
其实,说奇怪也不奇怪:消炎了,自然就退烧了。心理障碍化解了,现实生活正常了,哪里还有什么网络成瘾?所以最后我想说,家长发现孩子有了网瘾,一定要想想网瘾背后,孩子心理是不是出了问题,一定要想想网瘾背后,家庭生活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马老师微语录】发现孩子有了网瘾,一定要想想网瘾背后,孩子心理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一定要想想网瘾背后,家庭生活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