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单线联系 范小青文集2 > 默认卷(ZC) 晚唱

默认卷(ZC) 晚唱

,我现在是完成任务了。”

施丽娟说:“余老师你从前常说,教书育人的任务是没有止境的,怎么就完成了呢?”

余教导笑起来,说:“你这个施丽娟,还是这么会讲。”

余教导这么一说,这一笑,基本就是应允了。

三个人商量下来,决定先讲五课,试一试。每课两小时,内容也大体定下来,第一讲谈茶的起源和饮茶史。

待讲下五课来,视专业的要求和学生的反应再安排下面的课。施丽娟说如果成功,以后学校可以增设一门选修课,专门讲茶道。茶,这是一门大有讲究的学问呢。

讲课时间定得比较迟,余教导有一个多月的备课时间。余教导以为,这是绰绰有余的。可是想不到这一个月过得特别快,其间小吴来过两次,另外两个棋友各来一次,总共下了四次棋,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讲课在即,余教导把备好的内容熟记了,他是胸有成竹的。

开课那天,是施丽娟派了小车来接余教导的。旅游职业中专是一所新办的学校,前后不过七八年。余教导进去以后,真是大开眼界。这是一所花圃般的校园,新楼房典雅而有特色,余教导想这都是在施丽娟的领导下办起来的。余教导愈是感叹自己的学生有所作为,就愈是惭愧自己一生虚度无所建树。

教室是阶梯形的,十分气派,听课的是烹饪专业三年级两个班,有七八十人。

学生看到施校长亲自为讲课的老先生倒茶端盏,一时议论纷纷,猜测余教导是什么人。

到预备铃响,施丽娟才走了出去,刚出门却又匆匆地返进来,对余教导说:“这批学生,是毕业班的,学了三年,见多识广,有点傲气,你在他们面前不要过谦。”

余教导说:“这个我有数。”

施丽娟放心了。

开始上课的时候,余教导面对几十双乌黑的眼睛,心里难免有点把握不住的感觉,他清清嗓子,说:“同学们,你们好。”

下面一阵窃笑。

余教导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把他们当成小学生了,他马上调整了语气,说:“今天开始,我给大家讲茶。在一千多年以前,唐朝的陆羽,写了一部关于茶叶的书,叫《茶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陆羽因此被后人称为茶神。《茶经》写于一千年以前,这是对我们国家古代饮茶史的一个总结。《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也就是说,神农氏是第一个发现和利用茶的人,那么,这神农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余教导停下来,喝了一口茶,换口气,又说:“那么神农氏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结果笑声更大,使余教导有点手足无措,但余教导毕竟有四十几年的教龄,他有丰富的经验,他不动声色,让学生笑过以后,继续讲课。

下面的课,学生的精神就不大集中,课堂里有了杂声。余教导是很严格的,他上课是不允许下面有一点声音的。他几次停下来,暗示学生,他一停,学生的声音也停了。他再讲,学生又有了声音,如此几次反复,余教导也懒得再暗示他们,因为开小差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认真听讲的,这也就够了。求全则不全。

如此讲了两次,余教导急于想听一听学生的意见,和施丽娟约了时间。施丽娟先给班主任布置了任务,由班主任搜集学生的反应,向她汇报,她再和余教导交换看法。

学生总的认为余教导的课厚实而广博,内容丰富,但有的地方离题比较远了一点,比如说到三国时期江南地区饮茶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见公事,举的例子是《三国志·韦曜传》,说韦曜是孙皓的臣僚,因酒量不行,每逢宴会,孙皓特别宽待他,密赐以茶,让他以茶代酒。说到这里,完全可以了,因为已经说明了要说的观点。可是余教导却刹不住车,大谈起韦曜这个人来,又大谈三国中的其他人物,就有些离题。

余教导听了,自然也是忧喜参半,对于离题的意见,他也能虚心接受。他问施丽娟,学生究竟最想听什么。

施丽娟支吾了一会,说:“说出来你不要笑话,他们是实用主义,就想听一听,茶叶的优劣,泡茶的技术,怎样以茶待客,这些。”

余教导有些不悦,说:“那样的课,只要请茶馆店的跑堂来讲就可以了。”

施丽娟说:“是这样的,可是……”

余教导说:“其实学生是不明白,基础不打好,没有基本功,没有好的修养,没有好的素质,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就是做个跑堂也做不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