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总是眼泪汪汪的,大小姐和二小姐,也总是眼泪汪汪的。
后来钱宝珠对顾允吉说:“我带你去看三小姐吧。”
他们走到一幢很漂亮的小洋房门前,钱宝珠就站住不动了,顾允吉想喊“三小姐”,钱宝珠不让他喊出来。他们立在门口,对那幢小洋房看了半天,就回去了。
舅母阴阳怪气地说:“这个三小姐,也是做得出的。”
顾允吉虽然痴笨,但从前在顾宅住的时候,他是不会恶死做的,现在他就学会了,好像是无师自通,他把舅母新做的衣裳用剪刀剪一个口子。
舅母就把衣裳拿给舅舅看,说:“哼哼,你看看,你们宝贝外甥。”
舅舅就拎住顾允吉的耳朵,把他的头往墙上撞,一边骂:“讨债鬼。”
顾允吉就张着嘴巴哇哇地哭,还含糊不清地叫×小姐。
钱宝珠心里自然是气的,但嘴上也不好说什么。过了一些时候,钱宝珠也病逝了。
钱宝珠临终,只求兄弟一桩事,她指指允吉,对兄弟说:“你把他,送到三小姐那里去罢。”
看兄弟点点头,钱宝珠就闭眼了。
顾家三小姐芬菲,在女中读书,南下的部队就进城了。三小姐是很活泼的,女学生和部队联欢,总是有她的节目,她是很突出的。有一天就来了一个警卫员,说首长叫她去,她就去了。首长就问问她的情况,她就笑。首长是山东人,高大粗黑,说的全是山东侉子话,说“我”是“安”,三小姐就不停地笑,首长很喜欢她,他想起山东老家的媳妇,叹了口气。
后来三小姐就和首长结婚了。
别人就想,吉人自有天相,眼看着顾家要不来事,便有了保佑神,又有人想,恐怕三小姐的婚嫁,是顾家的一着棋罢。
部队后来又往别处开,首长自然是要带着部队走,三小姐自然是要跟着首长走。
充公顾宅的时候,三小姐不在苏州,她是不晓得的。
三小姐重新回苏州,晓得顾宅没有了,便和首长吵闹。首长这时已经从部队转到地方,做了地方的首长,管着一个城市的好多好多事情。
他和顾三小姐结婚以后,就很厌倦打仗了,所以后一次的开拔他是不情愿的,现在回想起来,幸亏他又去打了一仗。
三小姐闹,他就说:“你到底是要你的封建家庭,还是我们的革命家庭?”
三小姐要革命家庭。那时候解放了,大家的思想都是要革命的。
照三小姐的才能,做团的正书记也是可以的。首长说,你家庭出身不好,不要太惹眼了吧,就做个副的吧。三小姐就做了副的。他们的正书记,是一个纺织厂里出来的女工,十五岁就做了地下党的交通员,资格是很老的,是够做正书记的,可是文化不高,也不大会讲话,水平是比较低的,所以就更反衬出顾芬菲的能力来。
那一日顾芬菲开会,正在讲话,就有人对她说:“顾书记,你弟弟来了。”
顾芬菲讲完话出来,就看见舅舅搀着她的弟弟站在走廊里。
舅舅看见她,生气地说:“三小姐,你们家……”
顾芬菲面孔很红,打断他的话:“什么三小姐。”
允吉看看姐姐,很开心,也叫了她一声:“三小姐。”
顾芬菲皱皱眉头,对舅舅说:“我叫你把他领到我屋里去,你怎么领到我这里来,这里是机关。”
舅舅不满意地说:“我还要问问你呢,你们家看门的,不让我们进去,说首长关照过的,不许外面人进门的,现在嫡亲兄弟也是外人了……”
顾芬菲就没有再说话,母亲的死,她没有戴孝,心中总是很不安的,说:“弟弟往后跟姐姐住,要听姐姐的话,要乖,啊。”
顾允吉就涎出口水,叫一声:“三小姐。”
以后他就住在三小姐的家里了。
丈夫前妻的三个小孩,顾芬菲自己的两个小孩,加上顾允吉,家中就很混乱了。按辈分讲,顾允吉要比他们大一辈。可小孩子们是不客气的,总要欺侮这个舅舅。顾允吉是吃了不少哑巴苦的,他又说不出来,弄急了,也只是喊一声:“三小姐。”他喊“三小姐”的时候,顾芬菲总是不在屋里的,她在屋里,小孩们是不会去捉弄顾允吉的。
他的山东姐夫自然是不喜欢他的,他也是没有什么讨人喜欢的地方。可是山东姐夫有时看到自己的儿女们欺侮自己的小舅子,他看不下去,也会把自己的儿女训斥一顿,这时候顾允吉就会流着口水叫他一声:“三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