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满解放军战士。好家伙,张春桥一个电话,调来了四个摩托排,一个步兵连!
像铁桶一样,绿色的车流迅速包围了“红革会”总部大楼。
手无寸铁的红卫兵,无法抵御全副武装的军队,只得听凭他们闯入大楼。
“奉上级命令,执行任务。”徐海涛板着面孔,用冰冷的语言,对“红革会”的头头们说道。
“你的上级是谁?”红卫兵并无惧色。
“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徐海涛扛出了当时中国最硬的牌子。
“哦,张春桥派来的!”红卫兵马上明白了,又问,“执行什么任务?”
“你们必须马上释放徐景贤!”徐海涛斩钉截铁般说道。
“徐景贤?徐景贤在哪里?我们不知道!”红卫兵们摇着头。
“你们必须马上释放徐景贤!”徐海涛重复这句话。
“你有什么证据?”“你凭什么闯进我们‘红革会’总部?”“我们要向毛主席报告——上海解放军,镇压红卫兵!”……
人们常说:“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这一回倒过个来,兵遇着秀才,竟然说不清了。特别是红卫兵们说向毛主席报告,不能不使徐海涛心虚了。
赶紧接通兴国招待所的电话,汇报了情况。得到的答复是一个字:“撤!”
当绿色的车流远去之后,拥有六万之众的“红革会”深深地愤怒了,怒火朝张春桥喷去。
“红革会”在上海街头,刷出排炮般的大字标语:
“镇压学生运动的人,决没有好下场!”
“警惕反革命两面派!”
“张三反对毛主席就打倒张三!”
这里的“张三”指准,上海人没有一个不明白的。不点名的标语,很快就被指名道姓的“炮打”标语所代替:
“张春桥算老几?”
“张春桥≠中央文革!”
“谁说张春桥的屁股摸不得?!我们偏要摸张春桥的老虎屁股!”
“坚决反对张春桥当上海第一书记、姚文元当第二书记!”
“打倒张春桥!火烧姚文元!”
……
一条条大标语,如同一发发炮弹,落入那幽静的兴国招待所,张春桥也如坐针毡。他,从“狄克”,到《解放日报》社社长兼总编,到柯庆施的政治秘书,到为“女客人”抓“样板戏”,到批判《海瑞罢官》,到中央文革副组长,每一步高攀,都费尽心机。如今,眼看着上海党政大权就要到手,岂能功亏一篑,失于“炮打”?
“红革会”决心跟张春桥大干一场。准备召开全市性的“炮打张春桥大会”,组织十万人的“炮打张春桥”大游行。
急急如律令。二十八日下午,“红革会”的头头们云集上海市中心的俄式建筑物——那座与北京西直门外的“中苏友好大厦”用同一图纸建成的上海“中苏友好大厦”。这儿,离姚文元父亲姚蓬子家,近在咫尺。
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北大厅,“红革会”的会议,从下午一直开到晚上,还在那里讨论着掀起全市炮打张春桥高潮的计划。
七时,一辆车驶入中苏友好大厦大门,径直朝北大厅驶去。从车上下来四个穿军大衣的人。
惊人的消息,飞快地传入会场。“红革会”的头头们差一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张春桥、姚文元各带一名秘书来了!
“狄克”到底是“狄克”!坐在兴国招待所,他已接到确切情报:“红革会”头头们,正在秘密策划十万人“炮打张春桥”大游行。他思索着对策。再动用军队吧,弄得不好,事态会进一步扩大。任其秘密策划吧,一旦大游行爆发,那么他就将葬身于上海群众愤怒的海洋。仿佛脚下的大地随时都会裂开,仿佛兴国招待所建造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之上。张春桥心中打着小九九,来了个铤而走险,干脆,“走到群众中去”,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红革会”!
当张春桥拉着姚文元一起去的时候,姚文元直摇头。姚文元以为这样的“高姿态”太危险,等于走进炸药桶!
张春桥呢,笑了,说姚文元太缺乏“群众斗争经验”。
姚文元无奈,只得跟着富有“群众斗争经验”的张春桥,坐上了轿车……
张春桥走在前,姚文元跟在后,步入北大厅。张春桥的脸,此时此刻一直保持三分笑。他尽量使每一步都稳稳地迈向前。他径直走向会场的中心,坐在一把最显眼的椅子上。姚文元随着他,坐在他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