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后来他生了病,不久就去世了,临终前,他还是把这桩心事交待给了自己的孩子,他希望孩子继续开旧书店,他说,只要书店仍然开着,就会有希望,那个人会回来的。
但是他的孩子觉得开旧书店没有意思,辛辛苦苦,又不能赚钱,他的女朋友也和他有一样的想法,他们商量了一阵,不久以后,他便将旧书店关闭了,开了个服装店,这是听他女朋友的主意开的,他们一起到浙江去进货,回来后就一起守在店里卖服装。后来他们渐渐地熟了,来来去去的路线熟了,事情该怎么做也都知道了,和那边批发市场里的批发商也认识了,有了交往,所以,有时候店里人手紧的时候,就不必两个人一起去进货了,而是他一个人去,也有的时候他有事情走不开,就他的女朋友一个人去。
但是服装店的生意也不好做,做了半年,一结账,除去开销,也没有多少盈余的,他的女朋友说,这样做到猴年马月我们才能结婚。他们坚持了一年,他的女朋友就走了,她说这个地方发展不起来,她要到浙江那边去发展。
女朋友走了以后,他也不再开服装店了,他将店面转租给别人做房产中介,他坐收房租,比父亲在的时候日子还好过。
做房产中介的人,是个喜欢交朋友的人,所以他的眼线耳目比较多,这是做中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许多人都在有意无意中为他提供线索,这个人的朋友搬家了,老房子要出租,那个人的亲戚买了新房子,老房子要出手还新房子的贷款,或者谁家来了个外地亲戚,家里住不下,要租房子,等等等等,这其中有许多线索是有价值的,在别人听来,只是一般的家长里短聊聊天,或者最多只是一个普通的消息而已,而到了房产中介人那里,一般的聊天,普通的消息,就变成了利润。
他租了这个店面以后,很快又和街上的左邻右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闲着的时候,总是在说话聊天,别人也知道他这一套,他们说,我们说话是白说,嚼白蛆,他不一样,他说话能够来钱的。当然,话虽这么说,但他那一套,他们看得见,学却是学不会的,有一次他只是听到一个人说某某街某某号有两室一厅,其他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但是过了三天以后,他就拿到了下家的定金,又过了十来天,他就转手赚了两万。
其实不仅仅是说说话就能挣钱,他还要用脑子,他还要有水平,他还要有相当的思想境界,水平和思想境界从哪里来呢,锻炼出来,还有,可以从书上学来,所以他是很喜欢读书的,不管什么书,他拿到手都要看,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他觉得古人说的话很有道理。
有一次他读到一个人的日记,这是正式出版的日记,一套有几十本,这个写日记的人,他并不知道是谁,因为他不是个名人,他的日记也是在他去世以后,他的小辈为了了却心愿,凑钱替他出的,在小辈写的后记里,说了这样一件遗憾的事,就是这些日记,是他们的爷爷二十岁至四十岁的日记,四十岁以后,爷爷就再也没有写过日记,遗憾的是,其中缺少了三年的内容,1936年至1939年的日记,被当年伺候爷爷的老保姆当废品卖了,小辈曾经费了很大的周折,但始终没有找到,所以现在出版出来的日记,是不完整不齐全的日记。
他心里也替他惋惜着,他也曾想象过,那遗失了的三年,这位老人的生活中曾经发生了什么,或者什么也没有发生,他还想象,这丢失的三年日记,现在到底在哪里。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三年的日记,就在他的公司里边的那间小屋里,有一扇小门,拿一把大铁锁锁着,那是房主封闭隔开的,据房主说,是他的父亲留下的一些遗物,是一些旧书,留着也没有用,丢又舍不得丢,放在家里又放不下,反而使整洁的房间变得杂乱,所以在店堂靠里的角落,隔出一小间,存放着。
因为隔掉这一小间,他收的房租就要少收一些,从前他的女朋友曾经劝他不要隔,可以使店堂的面积大一点,多派点用场,但是他想了半天,最后还是隔出来了。
这些日子,这条老街上原先的店面都纷纷地在改换门庭,过不多久,就是旧貌换新颜了,街也兴旺热闹起来,收旧货的人有一次经过,都认不出来了,他还在房产中介公司门口站了一会,也没有想起这就是从前的旧书店。他毕竟不是这个城市的人,而且这个城市这样的老街小巷很多,在他看起来,这一条和那一条也都差不多,他只是感叹,怎么旧书店越来越难找,越来越少了,因为这个问题直接牵涉到他的利益。
但是后来发生的这些事情,收旧货的人并不知道。那一次他得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