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里几家平民的日常生活,却是经由了一个深广的入口,谐趣盎然的语式,苏州百姓性格与生态跃然纸上。不必仔细描绘,在文化的稳固与变迁的不易识别和时代的风情与风化的难以辨认之中,市民生活的风俗史有如细雨檐滴一样地挥洒下来。
《裤裆巷风流记》有着一个非常来劲的开篇:
裤裆巷这个名字实在不大文雅,叫起来也拗口,似乎总给人一种下作的感觉。小伙子出来追大姑娘,丫头外面谈男朋友,人家问起来,家住什么地方?裤裆巷。说出来面孔上总有点难堪兮兮。其实,苏州城里稀奇古怪的地方名字多得很,狗屎弄堂猫屎街,照样出状元,住大老爷。
……
据说天库巷被叫做裤裆巷之后,风水败了,名声臭了,街巷里茶坊酒楼,馒头浑堂自然不少,可是堂子、赌场愈加多,后来人称裤裆巷十家店肆三堂子。说是那辰光,浪荡公子卖X货,满弄堂晃。
以上引文及省略的几段和接下来的部分,讲的是裤裆巷的历史沿革。活泼的口头化的语风可谓引人入胜,叙述者和小说人物是话语同构的关系。于是在多数作家很容易被弄得乏味的交代性叙事上,依然盈满生活的鲜亮气息。市井讲古说书的语言里有着起伏的动感和悄然的骄傲。无论是巡抚大人跌出轿子摔着了裤裆使响当当的天库巷变成了不甚雅观的裤裆巷,还是状元吴世恩买下后再振裤裆巷威风,正史与口耳相传的野史趣话就这样掺和着分不出彼此来。
这是“风流记”的故事入口,这样一个古趣今情糅合在一起的开篇,要纵深有纵深,要宽展有宽展,随口就可以把历史上的人情世故活活地拉到今天,弹性像皮筋一样,伸缩自如,扯来扯去编制起来的物件,却有着丝绸般的质感。这样具有弹性和质感的起头,让这部小说的长篇叙事舒舒服服地渐次展开。
这名为“裤裆巷”的“风流记”,记的都是些哪种品性的故事呢?
它十分清朗地宽解着市民趣味,市井俚语里带着生活经验和教训而不是道德训谕,甚至有点纵容着人物们的小尴尬、小狡黠和小坏心眼儿,点点滴滴地溺爱着年轻男女的小欲念小丢人,尽是实实在在的寻常痛痒的日子,即便处于窘境,褶皱里也掖着忍不住的喜活乐生的情味。不是剧烈震动型的变迁,而是欢腾如细尘的生趣。
这部小说的完成度之所以高超,就在于它从一开始就准确地捕捉到了世情里头最为欢悦和微妙的成分——“风情”。市井小民在日常生活里精透地寻求精神余地,时而也在不安分的时代手痒心切地撞运气,但始终保有仁忍和韧性,这都无一例外地构成了风情不灭的表征。
“寻余地”“撞运气”都和日常生存的小欲念、小智慧相关,除了要尽量过好日子寻到乐子,应该允许甚至就应该对社会和人生看不太透。目的性太强的抱负或者不留余地的心思,往往导致目的根本无法实现,连日常情态的生活都难以为继。《老岸》就是这样一部摸索着生活世情边界的小说,也是范小青早期小说里最有结构意识的小说。
推拿医生华润泽本出于好意助人为乐,但被牵进了文物走私案,这位出身世家、经历过医科专业教育、本有着光明前程的医生,怀恨坐了五年冤狱,获释后的他妻离子散,当上了一名三轮车夫以谋生,他一边拉车一边执意要去破解构陷自己的谜团,找到谋害自己的对象。他预先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在搜寻那个真正应该坐牢的坏人的捉凶苦旅中,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圈套,受尽摆布、捉弄和损害,他一次次地顽强抗争,暗中的真凶却始终没有抓到。三轮车行当自有它复杂的小世界,他被隔误在一个又一个阻力面前,奔突于迷雾重重的世相,有实际的障碍更有心理上的迷惑,直到似乎真相大白即将到来的当口,他彷徨起来,辛苦实现目的的狠劲已经几乎消磨殆尽,剩下只有对未来的迷惘。
这部小说面世于1992年,“先锋文学”渐入颓势,中国文学创作的“新写实”正在高潮期,“现实主义冲击波”还没有到兴头上,文坛中“写什么”高于“怎么写”的认识复燃成山火,内容以应付生活事务的忙乱、挣扎于个人的困境为时兴,暧昧地规避对时代的本质揭示,对人心的基本处境随意处置无暇顾及。
《老岸》却在类似寻仇案情类型小说的叙述形式探索上,努力给世情小说开拓出故事的新讲法,同时给生活世情小说带来了心理推演的色彩,内蕴中也有意欲丰富和超越现实生活流的意味,有某种先锋文学有意为之的生命审视味道,但又绝不脱离对现实人生的关切。人间芸芸众生的是非恩怨、古城的世态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