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说是生病,也可以说不是生病,是因为想念。
想念孩子吗?
老人看了他一眼,说,你猜对了,我们只有一个儿子,他去了美国,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后来他在美国结婚了,再后来他也有了孩子,我们有了孙子,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我们的孙子,我们只有一张照片,是我孙子的照片,在美国拍的。
一直到你老伴去世你儿子也没有回来吗?
老人说,一直到我去世他也没有回来。
此时此刻,或者不是此时此刻而是某时某刻,在地球上的另一个地方或者是某一个地方。
父亲病了。父亲最后的日子,一直在医院里。他一直在等儿子的电话。可是儿子一直没有打电话来,护工每次走进病房,看到老人巴望的眼神,她的心很酸,可是我无能为力,她在心里对老人说。老人听不见她的心里话,老人总是问她,我儿子来电话了吗?护工说,您刚才睡着的时候,您儿子来电话了,你好多天没好好睡了,我们没忍心吵醒你。你儿子说他还会再打来的。老人笑了,点着头。他不再睡了,怎么困也不闭眼,他的儿子一直没有打电话来,他就一直不睡,医生和护士只能用药让他睡去。
老人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说,我儿子来过电话了吧。护工说,来过了,可是你睡得真香,喊你你也不醒,你还说了梦话,你肯定是梦见了你的儿子,你在梦中笑了。老人说,我知道他会给我打电话的。
一直到临终,老人感谢护工,感谢她每天替他买来鲜美的生煎馒头,让他在生命的最后的日子里,仍然每天有着期盼,有着向往。老人说,谢谢你,你是个好心的女人。护工说,你儿子真的打电话来了,但每次都不巧,你都睡着。老人微笑着说,可是我并没有告诉他我病了,我也没有告诉他我住在医院里。护工说,那我来替你告诉他吧。老人摇了摇头,不用了,他在外面,很艰苦,很艰难,不要拿一点小事去烦他了。
护工费了很大的力气,通过老人的病友,通过医护人员,最终了解到了老人儿子的情况,想方设法找到了他在美国的联系方式。电话终于拨通了,因为是上班时间,公司有严格的规定,不能接工作以外的任何电话。他的同事说,下班后他会转告他的。
护工就分分秒秒地计算着那边的下班时间,下班时间到了,下班时间过了,下班时间过了几个小时,十几小时,始终没有电话来。
老人等不及了,他要走了,护工紧紧拉住他的手,说,你儿子的电话正走在路上。
老人同意她的说法,老人说,我会在路上接到他的电话。
老人被推出了病房。护工推着老人走在医院的走廊上,经过护士值班室的时候,护工忽然听到了电话铃声,依稀中她听到接电话的护士在说,找三十四床?护工的眼泪“哗”的一下子涌出来了。
医院对面的老街,有一家点心店,做生煎馒头。每天下午四点钟,护工就来了,她要给病人买生煎馒头,还给其他病人和他们的亲属或者陪护捎带一点,她是这里的常客。她护理的病人常常变换,他们病愈出院了,或者去世了,她就再换一个病人,她的病人有的从来没有吃过生煎馒头,有的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生煎馒头,但是在她的影响下,他们都喜欢上了这种传统的点心,热腾腾地煎出锅来,咬一口,一包鲜美的汤水就溢出来了。
但是她后来不当护工了。她护理的一位老人,一直在等他的儿子的电话,但是儿子的电话,最终也没有追上老人离去的脚步。老人空望的目光,让她受到了深深的刺激。
她改行了,当清洁工,每天晚上到街上去扫地。这样,她就用不着白天黑夜都在医院里,她每天可以有一半的时间守在家里,她就不会像老人那样,错过了儿子的电话。
她曾经帮老人找过儿子,其实她自己也没有找到儿子。她的儿子在数年前远离家乡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有一天她正守着煎馒头的锅,等着馒头出炉,有一个摄影家来了,他要拍一些风土人情的照片,就把她拍下来了,还有那满满一锅的生煎馒头。后来摄影家把照片给了她,她又把照片寄给了儿子,儿子却一直没有回信,也没有回电话。
现在她正在街上,在路灯下,一下一下,扫着落叶,刚才她经过西饼屋的时候,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透过西饼屋的玻璃,她看到里边的两个人,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她不认得他们,但又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她依稀地想,难道是前世里的事情?
她沉浸到前世的故事里去了。
一辆装满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