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四年五月,铁佛寺
怀能提着食笼,沿着石阶边的树荫向岭下的菜园行去。
拐弯处,数名帮工正在歇凉,一人喊道:“怀能师父,您也给万行者送饭?”
怀能笑着道:“阿弥陀佛,坐久了,正好出来活动一下筋骨。”
另一人对先前之人道:“要不你替小师父跑一趟?”
那人忙道:“算了,当我没说。万行者这些天有些焦躁,小师父多帮他化解化解。”
怀能向他们行个单掌礼,拐到旁边的土路上,忽然想起一事,忍不住笑了。
这群帮工大部分是以前打劫香客、抢夺寺产的泼皮,那天万青刚从终南山回来,见他们围在山门处,还以为是趁他不在时又来惹事,大吼一声冲了过去。
一人反应快,在被揪住衣领马上道:“打不得!我已改邪归正!”
另几人回过神,也纷纷道:“我们是在为寺里做事,没有捣乱,寺里师父都可作证。”
知情香客也出来作证,令万青有些迟疑。自己闻讯后匆匆赶到,才控制住局势。
万青抢先道:“怀能师兄,这些家伙说是在为寺里做事,是不是胁迫你们的?”
自己道:“没有,是住持请他们来的。你这火气呀……才出寺几天……”
万青却道:“我不信,我要亲自去问住持。”言罢大步奔向寺内。
等自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方丈室,听见济恩住持道:“不错,确是老僧的主意。”
万青着急地道:“住持是知道这帮泼皮的,这不等于让狼来看羊圈吗?”
济恩道:“他们虽有劣迹,但大部分是迫于生计,为何不给他们一个改恶向善的机会?”
自己上前道:“住持讲的是。纵然寺里破费些钱财,若能救得其中几人回头,也是功德;若只是将他们赶走,本寺虽得安宁,别处仍难免遭殃,一样是作孽。”
万青又道:“住持不知,胡四员外已经许给他们生计,寺里可免此麻烦。”
济恩道:“那是胡员外的恩德。而请他们来本寺,我等僧众身体力行,用佛法感化他们,使他们回归本性,悔过自新,才是出家人应尽之本分。”
万青一时语塞,半晌才道:“只怕他们要辜负师父们良苦用心。”
济恩道:“阿弥陀佛,渡人亦是渡己,能多渡一人便得多渡一人。”
万青最终道:“也罢,若他们不痛改前非,别怪我非撵他们走不可。”
济恩叹道:“戒定慧1中,戒你是有了,但定与慧,万行者仍需辛勤参悟。”
万青道:“弟子惭愧,始终看不破红尘俗念,让住持及师兄失望了。”
住持合十道:“阿弥陀佛,一切随缘。”
缘真是说不清讲不明,万青进寺本是为拿回寄存文书,住持三言两语劝他留下;胡员外带他叙旧,数日未归,很多人以为他一去不返,但数日他又风尘仆仆地赶回。
改作帮工的前泼皮们大都领教过万青的拳脚,那些心怀鬼胎的、手脚不干净的、受不了劳累的家伙见万青盯很紧,陆续溜之大吉。余下的一多半人,发现自从有了这份正经营生,不再被人当瘟神,自然而然地告别了过去,对铁佛寺僧人甚为感激。
万青也认可了留下众人的变化,逐渐把他们看作寺里人对待。虽谈不上关系有多融洽,但时不时教授他们几招几式,近来还把护寺巡夜、维持秩序等任务也交给他们,自己却到岭下菜园里搭个凉棚,说是那里僻静,方便他钻研清风拳。以往每天他岭上岭下要跑两趟,住持觉得夏天这样太辛苦,于是改为派人为他送一顿午饭。
以往万青住寺院里,一见他练武,总有香客、帮工甚至僧人围观。他搬到岭下后,寺院才恢复清静。围观之人都跟着去了岭下菜园,除了香客和帮工,主要是附近的村民。
距离最后一个弯时,忽听那边人声鼎沸,有人在喊着:“散了吧,回去吧,明天再来。”
怀能躲在一旁林荫下,让出小道。散去人中有谁打招呼,他也以单掌礼回应。
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怀能继续前行。拐过弯来,他陡然发现仍有一位少女在篱笆墙外。
他很快认出这位少女,是胡四员外夫人的一位近亲,也是常到寺里烧香拜佛的。他正想上前合十行礼,少女却已背过身,还前行几步,装作在欣赏篱笆外的几簇百合花。
怀能也不以为意,径直穿过篱笆门,只见万青坐在林荫下的石凳上,正低头缝补一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