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金沙江系列小说之三皓月之光 > 第156章 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156章 一江春水向东流

张济夫对姜雄华提到的规定是有所了解的。沈娟告诉过他打官司时遇到过类似问题,前些年土地管理办法修订,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都有大幅度提高,实例中道路修建、商品房开发等项目的补偿标准也有了大幅度提高。相比之下,水库移民费用就更显得低了。在这种趋势下,水库移民补偿费用的提高是题中应有之义。所以,他对姜雄华的恼火不以为然:

“雄华,你不用在我面前念苦经,我不是地方政府代表。相反,我晓得中国水电以金沙江最富集,金沙江这块肥肉很多人都盯着,想吃到嘴里,你们也是其中之一。水电站建成后,你们是最大的受益者,理应为移民安置多出力。”

姜雄华一听,又把对方话拦住:“老张,最大受益者是国家,是全社会。”

张济夫摆摆手,表示不争这个问题,继续往下说:“移民安置是个大问题啊,这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基本上是计划了城市,严格控制在一胎,农村则是二胎三胎不少,土地本来就少,人增加这样多,无论咋个安置都恼火。过去的人有稀饭吃就不错了,现在的人光有稀饭能打发他吗?”

说到这里,张济夫侧过身子问:“雄华,你还记得崔大年吗?”

“记得。”姜雄华点头,又补了一句,“我到沙谷后,我们见过一次。”

“他是岷县的书记,有一次调研时,我们见过,还摆了不少龙门阵,他叹了不少苦经。岷县至今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平心而论,地方上的经比你们难念。”

姜雄华没说话,只是摇头,对张济夫的话同样不以为然。岷县很多地方是淹没区,连县城都得搬迁,这对岷县是发展的大好契机。躺在温泉里,看着两岸的高山,未来大坝将要在这里崛起,像这金沙江的水,仍将向东而去,哪个也挡不住。

在旁边的一个池子里,曲英霞和沈娟两个人看着峡谷两边的高山和中间的大江,她们也是第一次来,却没有她们丈夫那种经历,自然也没有那种感怀。泡在温泉中,两个女人的悄悄话说个没完,自然也摆起姜二娃,她们都曾经跟他有一段无疾而终的恋情。沈娟说,没想到姜二娃的生意做得这样大,原来是一个小老板,现在成了大老板,对绿色之友协会也很支持。曲英霞说,我晓得,他对你们绿色之友协会的支持,不是他觉得你们搞那些咋样,而是冲着你去的。他这个人有重感情、讲义气的一面,外加上你帮他打赢过官司,他自然会感激你。沈娟一听曲英霞起那个官司,像想起了啥,就问,你提到那场官司,后来我听到一点信息,背后似乎还有一些名堂。霞姐应该晓得吧?曲英霞点头,给沈娟说了其中的一个细节,当年姜二娃官司逆转的原因,实际上并不是她的同事官老出的那个主意管用,而是官老出面说话了。官老退休后,一次见到曲英霞时才说的。对方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动用了一些关系,说姜二娃即便没杀人,也是有过错的,坚持要判防卫过当。官老对她说,他反正是要退休的人了,也不怕得罪谁了,也出面说了话。官老居于部里的位置,说话更有分量,最终案子才了结。官老没有提到司法“腐败”这个词,说有些地方乱整,难怪老百姓有怨言。

听完曲英霞的话,沈娟只是淡淡地点头。作为一个资深律师,她太知道这塘子的深浅、凉热,只说了一句,就像这温泉,水是温热的,但没有用冷水勾兑之前,是烫得死人的。

泡在温水中,曲英霞很惬意,想起当年在大学时,她曾和沈娟一起去北温泉游泳,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美好的青春记忆仍像昨天一样清晰。对自己的生活,曲英霞很满足,有时同学聚会,别人都说她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现在她一点愁事也没有。老家的父母身体都不错,自己的小家也很好,丈夫和自己都事业有成,女儿很快就要大学毕业去美国。女儿跟张一丛的恋情发展得很好,这也是她跟沈娟关心的话题。沈娟笑着说,霞姐,过去老张爱说一曲是他们张家的儿媳妇,看样子还真说成了。曲英霞则想起了母亲,母亲一生也是在为女儿操心,她在心头特别感谢母亲,俗话说生姜还是老的辣,在自己人生关键的那几步,是母亲帮了自己。如今,她自己也是同样为一曲操心。

在老家时,李淑霞对她说,小霞,你现在也是副局级了,也算是媳妇熬成婆了。退休还有七八年,从任职年限上看,退休前熬成正局级应该是没问题的,所以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对母亲的话,她没有回答,只是淡淡一笑,不好意思说这官儿在京城并不起眼,怕母亲笑话她不知足。她心头想,在京城不要说这级官儿算不了啥,就是部长级的官儿也多了去。她们的一位副部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