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自己的家庭了,但是这样的感觉并不一样。
冯纤不知道该怎么去劝解他,生老病死,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是真正到了那一天的时候,却真的无法接受。
“你已经独占了爸很多年了,也该让他去找妈了。”
冯纤想了好半天才找到了一个比较婉转的话,最后这几年万百华一直念叨的还是陈芳芝。
陈云平握紧了她的手,撑着伞和她一起离开。
“陈,别难过了。”
陈云平国外的同学这几天也陆陆续续的到了国内,这种时候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劝。
陈云平笑着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事,相反,还问他们在这住的习不习惯。
其实陈云平确实已经能够接受了,就是觉得心里面有一些空落落的,以后再也不会有人为自己出头了。
现在心里唯一能够觉得慰籍的,那就是万百华走的时候没有受到任何折磨,甚至在去世的前一刻都是笑着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陈云平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的遗憾。
“陈,当年你真的只有十五岁就教书了?”陈云平国外的同学听说了这个事情都觉得不可置信。
毕竟这个年纪应该是在上学的年纪,怎么还能做好事呢,想想就觉得不可置信。
“那个时候我们村并不是很富裕,我们学校也就只有一个老师,在那个老师去世之后甚至都找不到能够教学生的老师了,我当时也就算是赶鸭子上架,不得不接手。
其实现在想想还真的是感谢当年的经历,要不然也不会有我的现在。”
陈云平说这话的时候有一些怀念,几十年过去了,最怀念的还是当时在平山村教书的时候。
可能是年纪大了,就会想起之前的事吧。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学生都很纯粹,就只是为了能够把书读好,有能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听说你教的学生绝大一部分同学都做了老师,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他们只是想要交给其他的学生,要懂得回报吧。”
陈云平笑着摇了摇头,当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自己也很震惊,但是转念想想这好像也可以理解。
当时他们学校就是因为缺少老师,他才会赶鸭子上架去做了老师,可能当年的那些学生学业有成后,就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回报给这个社会吧。
几天后,冯纤无意当中提到了这件事情:“今天我们学校有几个我们之前的同学去应聘了。”
陈云平动作一愣,没有反应过来,“他们不是说要回家吗?”
“没有,当时还是我面试的他们。听他们的意思是说也想要当老师试一试。”
冯纤对于这件事情,有些哭笑不得,这些人都是在金融圈的大人物,当然想要来体验一下当老师的快乐,想法还真的是有意思。
“他们不回去了?”
陈云平有些惊讶的挑了挑眉头,就是没想明白这些人怎么就突然之间想起一出就是一出了。
“可能是受了你的影响,当时我做老师不是也是因为你吗?他们今天来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他们知道有哪些学校师资匮乏的?”
冯纤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情,又重新开口道。
陈云平不由得摇头失笑,这种地方大多艰苦的很,他们都已经在蜜罐子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又怎么能够支撑得住?
“我给他们推荐了支教的报名,如果他们能够应聘得上的话,也就两三年就回来了。”
冯纤现在的学校就有几个可以去支教的名额,依照他们的能力,应该去的话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当年有人愿意去支教的话,可能现在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陈云平笑着点头,视线渐渐飘散,好像是想到了当年,语气带着怀念。
“或许吧。”
冯纤倒是没在说什么,或许那个人不是他,但是站在讲台上所承担的责任是一样的,当然为也是同一个目标。
冯纤这些年这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当初做老师只是因为陈云平的话,让她有了这个念想,大多数只是觉得好玩。后来才渐渐的明白了这两个字身上所赋予的含义。
经济的繁荣往往带来的是社会的进步,国家也在支持着乡村小学的发展,现在教学质量已经比当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很多有理想的青年一头扎进了贫瘠的乡村,把知识带给那些学生,培养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