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委派副董事长亲自主管采购工作。如此一来,采购部最烫手的审批权供货商的价格审批权就从采购部经理的手里转移到了副董事长手里。
因为在整个ERP系统实施过程中陆尔琪能够坚持原则,所以他深得公司董事长的信任,被正式任命为采购部经理助理,配合副董事长的工作,并兼管部分零件的采购。
任命的消息一宣布,采购员都来向陆尔琪表示祝贺。在他们看来,只要和陆尔琪搞好关系,那么日后就会有很多油水可以捞。由于工作需要,陆尔琪和采购员之间的交流也就多了起来。采购部经理也打破了以前不冷不热的态度,热情地指导陆尔琪的工作,似乎把他当成了自己人。而那些供货商对陆尔琪的态度也格外热情,甚至就连多年未见面的老同学也找上门来,希望能从他这里拿到一些订单。
陆尔琪清楚地知道,董事长的真实意图是在合适的时机拿下贪婪的采购部经理,她把降低采购成本的希望放在了副董事长和自己身上。此时的陆尔琪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时间在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中飞逝而过,因为熟悉ERP系统,陆尔琪不仅能够在两天之内就把采购部每个月的采购计划分解到每个业务员手里,而且自己负责的部分零件的采购业务也很快就上手了,和老供货商沟通,找新供货商,询价、下单、跟单、收货、入库、结款,一切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正常情况下,供货商的价格没有定下来之前,是不可以批量采购的。但是,陆尔琪却发现,其他采购员采购的很多零件都已经装成产品卖到国外了,供货商的价格仍然没有报上来,而且欠件也多了起来。采购部经理对陆尔琪提供的准确采购计划和欠件数量并不感兴趣,似乎认为越乱越好,有一次他甚至小声跟陆尔琪说,董事长很快就会收回副董事长的价格审批权。
慢慢地,陆尔琪发现情况越来越微妙,急用的欠件写满了黑板,不急的零件超计划提前到货,某些新零件要么找不到供货商,要么就是几家供货商抢,外购件的返工现象越来越严重,为按时出货拆下已经入库的成品上的零件之类的应急事件频频发生,甚至出现了产品出口到国外后发生严重质量事故的恶性事件。总之,采购进度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出货。为此,董事长简直是如坐针毡。而新任的副董事长和采购部经理之间的斗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当陆尔琪拿到副董事长给自己厚厚一大沓价格审批表的时候,他惊呆了。副董事长审批的价格表,有很多不但没降,反而比以前更高,而且他交代陆尔琪按新价格给供货商结款,并小声跟他说:“明天晚上,有个大供货商请吃饭,我们一起去。”看着副董事长意味深长的目光,陆尔琪下意识地点了下头,但他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做。
下班后,陆尔琪回到家里,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欠件那么多,为什么那么多的零件要返工,为什么采购部经理唯恐天下不乱……这不单单是权力的斗争,更是利益的争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董事长已经被他们架空了。想到这里,陆尔琪心乱如麻,他觉得自己已经被副董事长和采购部经理牢牢地牵制住,于是他决定随波逐流。
一年之后,董事长把副董事长、采购部经理和陆尔琪全部清理出公司,并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他们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陷阱解读】
职场就像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陷阱。很多时候,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冲突会把你搞得晕头转向,只要你一不留神,就有可能随波逐流。在职场中,今天你有可能成为别人手里的猎枪,明天你有可能成为别人的替死鬼,后天你有可能被别人诬陷,大后天也许就是你要离开的日子……为了不让自己被算计、被陷害、被玩弄,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擦亮眼睛,随时保持警惕,洞观时局,进而明哲保身,而不要随波逐流。
缺乏法律意识
王京和周锡是上海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和很多同学一样,他们想留在上海,打算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闯出一片天地。于是,他们开始了四处找工作的日子。老天不负有心人,最后他们一起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如果他们因个人原因提前解除合同,应赔偿违约金4万元。
就这样,王京和周锡开始了为自己的理想而打拼的日子。可是工作半年后,他们觉得自己在这家公司学不到什么东西,继续这样待下去,无疑是在浪费青春,混日子,于是他们便向公司提出辞职。
按照当初签订的劳动合同,王京和周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