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访问:【完本神站】www.wanbentxt.net
高储蓄,强调存钱,节俭,这是美国立国以来的精神。这个精神现在已经被淡忘,从80年代以后强调消费主义,强调提前消费。就像我们国家大家都知道的,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这场危机的爆发可以追溯到这个时代,美国历史上不是这样的,50年代的美国人非常注重节约,非常注重存钱的。真正发生重大变化是在80年代以后美国老百姓才开始被各种各样的信用卡公司,被各种各样的银行贷款,很多的广告还有新闻媒体的狂轰烂炸彻底洗脑了。大家开始相信一种什么话?一个月挣一千块钱,却可以花一千二百块钱,可以长期以往的对自己的财务不负责任。实际上上没有掉馅饼的事,这种情况都是有条件的。
最近几十年以来,特别是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国就靠资产价格回帐拉动经济增长。从这些数据当中可以看到,美国全国的储蓄率,包括美国政府、家庭、公司,1984年里根时代是10.08%,70年代,60年代这个数字更高。虽然没有我们国家高,但是跟现在相比也是非常高的。80年代开始逐年下滑,到克林顿时代降到了4.6%。04年下降到1.8%,仍然是有一定的储蓄。05年是一个转折点,判断这场危机的爆发,05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05年之后美国的储蓄率变成了—0.4%,由正转负。老百姓不储蓄了,还使劲的花钱。
06年变成—1%,07年是—1.7%,下降得越来越快。07年的数字创造了历史最低记录。我们知道一个普遍的生活尝试告诉大家,经济要发展一定要有储蓄。没有储蓄怎么可能有投资?美国的投资都负了,这中间肯定有一些比较微妙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美国在全球所倡导的资本市场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他要做到的是我自己储蓄不够了,中国有储蓄,其他国家有储蓄,我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把别的国家储蓄借过来。借过来用我这个地方,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本质上仍然是没有什么奇妙的东西,不可能哪个国家不储蓄还能够连续增长,这是永远做不到的,这是一个基本定律。
美国从01—07年透支了5万亿美元。这就是美国为什么能够在IT泡沫破裂之后还能够保持6、7年的增长。IT泡沫破裂之后,他从其他国家透支了5万亿,在这5万亿当中他的GDP增长了,他的老百姓生活得以维持。这一切奇迹的根源都是其他国家的资金被借到了美国。
大量外国储蓄涌入美国之后产生了两个效果,钱进来了所有的价格都开始上涨,美国的资本市场资金充裕了。股票价格,其他的金融类产品价值就上来了。同时,房地产的价格也上来了。这是一方面的效果。另一方面,导致美国长期融资的成本,贷款利率在下降。由于钱多了,钱一多之后借钱就容易了。借钱容易利率就在下降。所以金融创新必须要依赖低利率的环境。这好象是雨后才能在树林里长出蘑菇是一样的。高利率的时代是没有创新的,金融创新必须要依赖低利率。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前很多的金融手段,传统主要的按揭抵押贷款是15年和30年的固定利率贷款。这种在传统来说是一种比较保守的贷款方式,但是2004年以后,新的贷款模式出来了。由于长期低利率,银行要把钱放出去。格林斯潘到国会有一个重要的演讲,这是金融创新的一次谈话。美国现在的借款人和美国的金融机构应该充分低利息创造出来比较好的金融环境,搞一些金融创新,可调整利息的条款,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老百姓的买房成本,银行机构也可以多挣一些钱。他的所谓3年,5年,7年,是头3、5、7年锁定利息在1%或者是2%,这个期限过了以后利息可以调整。
04年发表这翻讲话之后,大量的可调整利息贷款开始成长起来。到05年的时候,全部新增贷款中一半以上是可调整利息贷款。可调整利息贷款就是起到每个家庭财务杠杆的作用。比如说一个家庭以前年收入10万美元,以前只能给3倍的杠杆,买房子大概也就是40来万,这是银行房贷的极限。出现了可调整利息贷款就不一样了,它导致头3年的利息非常低。比如说一个月2000块钱的月供,按照15年的高利息只能负责40万的,可调整利息贷款可以在1%的超低利率之下负担70—80万的房子。这次危机最主要的特点是整个金融公司,金融机构和美国全国老百姓每个家庭,每个细胞的杠杆都被大幅度的放大,包括信用卡借钱,一系列导致他挣的比较有限,借的钱在放大。
这一意义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