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京都,皇宫乾坤殿
王公公捧着两个密盒一路进了正殿放在了御案上,庆云帝放下奏章打开一个盒子察看。
密探来报,齐钰在北境斥候队。
再开一盒,是尉迟卫手书,大概意思是云国王子木祥想如镇南军,程忌看重其不屈不挠的毅力,便将人送到他的帐下。尉迟卫自己也挺喜欢木祥,但是其身份特殊,不敢擅专,特地修书来禀。
庆云帝沉思片刻,吩咐道“诏驸马都尉入宫。”
“是。”
付蘅正在银台坐班,接到谕旨忙上车前往皇宫。
到了左掖门下车入宫,虎贲卫检查了他的牙牌无误后放其入内,女官候在金水桥边,见他进门立刻上前带其从左侧金水桥进入奉天殿前广场,穿过朝夕门,朝乾坤殿走去。
走至乾坤殿门,王公公在此等候。
“老奴拜见驸马都尉。”
“公公请起。”
“陛下已经等候多时,请随老奴见驾。”
“劳烦公公了。”
登上高高的汉白玉石阶,来到正殿门口,王公公躬身一拜后退下。
付蘅独自一人跨入乾坤殿,朝御座上的庆云帝叩拜“臣参见陛下。”
“起吧。”
庆云帝走到低头恭顺的付蘅的面前,道“今日是私宴,不必端着规矩。”
付蘅长揖一礼,站直身体,只是眼还是垂着。
庆云帝转身朝后走去,殿后是一排菱花半扇,中间是四扇裙板上镶有金雕团龙的菱花隔扇。
裙板上下的抹头和抹头间的绦环板上也镶有金雕龙纹,隔扇上至中栏,下至下栏边框皆是镶嵌金龙纹,看起来贵重又精巧。
庆云帝推开隔扇,后面是云雾缭绕的青山,山脚下一汪小湖;湖水围着栏杆,从湖两侧修了长廊连到傍山水榭。
湖边栏杆地砖皆是汉白玉,长廊上纱幔飘逸,水榭是卷棚歇山式,三面垂有竹帘;临水一侧长出一截,立柱架出露台围起美人靠,露台挂有薄纱,随风飘动;屋檐四角悬挂六角风铃,叮铃作响恍如泉水叮咚。
布景十分仙逸雅致,仿佛九霄云端的天宫。
付蘅跟着庆云帝走下台阶,沿湖散步。
庆云帝看着舒适的后院,松快道“太祖长居北境,乾坤殿便没有大肆修缮;直到朕登基后才发现殿后有块空地,命工部画了图纸,本想建个花园种些珍奇花草,却不想才挖了一尺就见泉水潺潺,食之清冽甘甜,便挖了个湖。泉水流出流入皆是地下暗河,不仅没有泉眼涌出,无风时水面上瞧不出一点波纹,所以取名静湖。”
“难怪乾坤殿的茶水别有一番滋味,原来是这一潭甘泉。”
庆云帝笑道“你这嘴巴真是厉害。”
“陛下不嫌弃臣贪喝您的茶水就好。”
“不嫌,不嫌。这么一大湖,还不够一张嘴喝的?”
付蘅闻言也笑了起来。
庆云帝指着前面的月门,兴致勃勃道“朕还是修了个花园,叫葳蕤院。”
穿过月门,里面的花园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恍若置身山野烂漫处。庆云帝漫步其中,步伐轻快,顺着鹅卵石道行至中间六角亭子,里面放着一张梨木茶桌和两个小凳。
庆云帝坐在茶桌旁,示意付蘅也坐下。
付蘅面前放了个长叶茶托,上面放着瓷制闻香杯和品茗杯,庆云帝取下小炉子上的冒汽的铜壶,开始泡茶。
开水暖紫砂茶壶,洗杯,玉液回壶,二道茶入细长闻香杯,夹起品茗杯盖口,挥手示意付蘅品鉴。
付蘅恭敬一拜,食指中指夹紧闻香杯,拇指紧压杯底翻转过来,轻旋闻香杯,双手边轻搓边缓缓提起,凑到鼻前深吸一口,细闻茶香。
一小口烫茶入口,混着花香空气进入,不沾牙唇直入舌尖,铁观音独有的兰花香气溢满口腔,回味清香雅韵。
“陛下泡茶的手艺精进不少。”
庆云帝端起茶杯放在鼻尖嗅着茶香,“铁观音七泡有余香,香气淡雅如兰,馥郁持久。就像如兰君子上善若水,虽然香气持久,却是淡泊不争。”
付蘅放下茶杯,执礼“臣斗胆猜测,这位如兰君子是程忌。”
“何以见得?”
付蘅笑道“当年陛下还是太子,太祖重心精力全部放在北境,以致陛下十六岁挑起监国大任。那时臣还年轻,仗着几分美色位列京都四大公子,陛下疲累时随臣微服出宫,在思源茶楼遇到同样是四大公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