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佛说的话,一句不漏地汇集起来呢?我想把佛法分成三部分,一是正经,二是论经,三是戒经。过去,佛在讲经说法时,都不离开这三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们也应该以经论律为内容,来结集佛法宝藏!”
经与论是先有的,戒律是后定的。经论律合称三藏。如经文所记:“契经、阿毘昙、戒律”,这是三藏经的客观顺序。
弥勒菩萨听了高兴地称赞阿难:“说得好,法义相合的应该归为一类,另有一些经法也需要分门别类,比如菩萨志在大乘,修行六度,讨论甚深空理等等,菩萨功德不应丢弃!”
六度是菩萨道的基本原则,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其中持戒要求“不毁不犯无漏失”,精进则是断恶成善。如果有人说出家人破戒行欲、生儿育女、酗酒作乐是菩萨行,也能“不出贤劫当般涅槃”,或者以大妄语,譬如“非阿罗汉而欲令人谓是罗汉名为菩萨”则是误人之论,不是佛教。
阿难说:“我也是这样想的,除了四果人信奉涅槃解脱道和菩萨道以外,凡夫愚人是不信的。我将以大乘甚深空理与菩萨所行之道,作为结集的组成部分!”明确了“设无契经法,亦复无戒律”,经论在先,戒律在后的三者关系。同时立足于适合多数人修行的涅槃基本法,兼顾适合个别人修行的菩萨道,将适合菩萨修行成佛的“方等大乘”经列为杂藏,以3+1的模式,集成四分藏的无上法宝。如此便为结集什么,如何结集确定了基调。
听了阿难的表态,弥勒菩萨与诸位天神连连称善,说:“好啊,好啊,释迦文佛的经藏可以久存于世了!”于是向阿难身上散花,直到芳香四溢的美妙天花淹没了膝盖,方才满意地逝去了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