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他们决定由公孙续带领骑兵掩护着步卒缓慢地撤往昨日公孙范来时搭建的临时渡口,直到中午,才刚退至渡口附近时,就看到渡口那边突然冒出来数千骑兵,公孙范和公孙续撤底地陷入了绝望之中。
接下来的战斗豪无悬念,陷入绝望中的军队除了背水一战,还有一个就是迅速地溃败。等刘旭带领大军赶到战场时,战斗早已经结束多时了。敌方除了公孙续带领数百骑突围而去外,余者大部分投降。
刘旭看到这里只有满仓领着五百骑兵在此看守着俘虏,就问满仓:“李义哪里去了?”
满仓:“李义将军稍事休整之后,便带着抓住的公孙范赶往渤海郡,想要趁着渤海郡那边还没有人知道战况,先行攻取南皮县城。他请公子尽快派出援兵,以策万全。”
刘旭听了非常的兴奋,看来自己一直对部下灌输的骑兵千里奔袭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李义还是很有大局观的,知道干掉公孙瓒只是开了个好头,只有拿下了渤海郡,关上了幽州通往冀州的大门,方能阻止袁绍的进攻幽州的通道。至于在他后面的易京,没有了外援,就像是树上熟透了的桃子,随时都可以摘取。倘若是让公孙续带兵回去占居了渤海郡,或者是被袁绍派人攻占,都会变得后患无穷。
在刘旭身旁的程绪罕见地开口夸赞道:“李义将军真是眼光深远,若是真能顺势拿下渤海郡,则幽州可安定矣。公子还需立刻下令,不但要派兵支援李义将军,还需尽快发兵包围住易京,好使李义将军后路无忧。”
刘旭立刻下令道:“张逸将军、孙瑾将军。”
“末将在,”
“命你二人带领部属,即刻起程赶往南皮县城,协助李义将军。”
“诺!”张逸和孙瑾招集人马立刻出发。
这时,田豫上前对刘旭道:“公子,留守易京的从事田从是我的族叔,我愿即刻赶往易京,劝他献城投效在太尉的麾下。”
刘旭闻言大喜,他对田豫道:“国让,你可告之田从,若他肯献城投奔我,我定会向太尉举荐于他。”
赵云也上前道:“公子,我与田从也颇有些情份,愿与国让同往。”
刘旭欣然地点头同意。
田豫和赵云带着百十名亲卫骑上战马,向易京的方向绝尘而去。
程绪看着他们远去的方向,满心感慨地道:“公子难道就不担心他二人去而复叛吗?”
刘旭:“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二人若是弃我而去,我不过是少了两个隐患,若是他们能真心归降,我则有两员可托以心腹的大将,何乐而不为。”
“公子高明,绪不及多矣。”
刘旭随后让侍卫传下命令,大军渡河,向易京的方向开拔。
。。。
就在刘旭向易京进军之时,青州刺史田楷收到渤海郡太守公孙范的书信,请他派兵攻打幽州。
青州刺史田楷原本是公孙瓒旧部,当年公孙瓒带兵占领青州大部分地盘后,私自任命他为青州刺史。田楷接到公孙范的书信后,立刻招来麾下的平原相刘备前来商议。
等刘备赶到刺史府后,田楷说:“玄德公,主公要与刘虞决战,公孙范传书至此,请某出兵相助,玄德以为可行否?”
刘备知道田楷这是不想出兵,所以让自己帮着想个推辞的借口,他想了想,劝解道:“那刘虞乃是汉室宗亲,兼之又是仁厚之人,在幽州颇得人心。今大人如若出兵讨伐,胜则丢失人心,败则会导致青州兵力空虚,必会让翼州袁绍所乘,此事断不为。”
田楷皱眉道:“可是,某若是就此袖手旁观,岂不成了背信之人。”
刘备笑道:“备有一计,可解刺史大人眼前之困。”
“哦,愿闻其祥?”
“大人回书中可以袁绍欲图谋青州为借口,这样对公孙将军也有个交待。”
田楷:“可袁绍并无兴兵来范啊?”
刘备笑道:“大人可调拨五千人马给我,我带领兵马前去征讨散布在青州境内的黑山军,如此,则…”。
“妙计,就依玄德,不过,某只能拨给你三千人马。翼州袁绍一直对青州虎视眈眈,也不可不防。”
“就依大人,备明日便领兵出征。”
“玄德可早去早回。”
“诺!”
刘备领了田楷的命令,次日便点齐了三千人马,加上他自己手下的五百士卒,前去讨伐黑山军余部。
一路上,关羽骑在马上,不解地问道:“大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