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蔡媛,他却不知该如何进展了。对方年前送他那首题有《怨歌行》的折扇后,他也没作出回应,也没得到后续回应。
至于梁中书虽然每天忙于公务,东走西行,但据七姐张巧云说,他的身体一日不复一日,每天都得药汤吊着。几日不喝,就头晕目眩下不来床。
谁也不知这货还能活挺久,但眼下不能死,他得利用梁中书保驾护航,从而获取更多的好处和权利。
回想自己来到北宋这一年半载的猥琐发育,总觉得进展太慢,很多事他先前以为很简单,随意支使个人就能办成,但往往得亲自出马坐阵只会才能顺利。
他想起小说里那些挂逼主角三五年就百万大军登基称帝,统一天下建立不世之功,再想到自己龟爬似的发育速度,暗自神伤,心说自己智商也没问题,怎么就这么难呢!
混到如今,别说军队了,连能人手都凑不齐,还停留在赚钱大计的过程中,为几千几万贯钱能跟人怄气生恨。
唉,人比人,气死人啊。
他收拾心情出了梁府后,坐上马车也不知该去何处打发闲暇,也不想回宅院里跟唐玉仙厮混,只让车夫沿着大名府内各处街道随意地走。
车夫是从大王乡里调来的人,训练有素,也不问原因,知道自家老爷心情不好,便将马车驾到安静之处。
坐在车厢里走神发呆,偶尔看看车外景象,忽而耳边没了热闹的吵杂声音,不由得开口问道:“到哪里了?”
兼职保镖唤作林三的车夫道:“二爷,此处是城西宝源寺。”
寺庙?
揭开车帘张望一眼,只见远处一座比之阳谷县万福禅寺差不多的寺庙近在眼前,坐北面南,门口青石缘道上并无积雪,一个光头和尚拿着扫帚正在清扫。
他虽然不信佛,但来之则安之,还是下了车随心地走向寺庙。经过扫地僧旁时,扫地僧单手作礼后,便自顾自地继续做活。
在的心中,于佛家寺庙并无好感,相反对于中土道教却印象不错。
每逢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则关门避祸。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圈钱。
和144章发颠倒了。。。周一再麻烦编辑改回来。
支持(完本神站)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