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他一脚,端起酒杯嫣笑如花地道:“叔叔既然有心,奴家和大郎自然不敢推辞,就是不知叔叔可有详细的买卖经?”
这女人可真是精打细算啊,看把本钱掏出来才肯动心,也没再提什么合伙摊钱的话,只问具体事情。
心里其实也有个谱儿,他白天里在街上闲逛,发现这阳谷县里的杂铺蛮多,但饮食业却不怎么发达。紫石街,西水桥街和狮子街上只有一家像样点儿的狮子楼,其余的门面小摊也就三五处。
而且,不论小摊还是酒楼里的肉蔬菜品都是以蒸煮炖烤炸为主,不是羊肉就是猪肉用锅炖,炒菜几乎看不到。
就拿武大郎卖的炊饼来说,他完全可以按照现代的品味改良成真正的烧饼,甜的咸的都可以。再者,比如鱼香锅贴,肉夹馍,还有红烧肉和炒菜类型的菜肴。
越是往里想,心里就愈发的激荡起来,琢磨着应该有些门道,反正也就十两银子的事儿,亏本就大不了把自己那四色圆珠笔卖了。
他打听过了,这北宋市面上是没有辣椒存在的,不过葱、姜、蒜、藠头、胡椒、辣蓼、韭菜、茱萸、芥末和芥菜疙瘩{辣菜}却是有的。而且猪肉是民间主食,羊肉比较贵,吃牛肉是犯法的。
尽管如此,可以创造的菜肴种类还是很多的,知道口说无凭,便趁着天色未黑就拉着武大郎去城门口买菜蔬和猪肉。
河北地带的民众主要是以面食为主,所以打算推出的第一道菜品就是肉夹馍,因为铺子不需要太大地方。
而要做肉夹馍,首先得做出红烧肉。
这红烧肉在北宋又名东坡肉,特意打听了一番,这道菜的确有人听过,但问了十几个人都是没有吃过。他才是回过神想到,极有可能是因为古代人对技术性东西有着敝帚自珍的习惯,而且信息不通达,所以很多好东西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小地方,不能及时地推广开来。
除了肉夹馍,由此他又想到很多面食类的快餐食品,比如肠粉、豆腐脑、油条豆浆、汤包、香肠鸡蛋葱油饼,甚至火锅和烧烤串。
支持(完本神站)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