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唐宋历史评论.第二辑 > 第35章完结

第35章完结

九月,丙子,侍御史汲人傅游艺帅关中百姓九百余人诣阙上表,请改国号曰周,赐皇帝姓武氏,太后不许;擢游艺为给事中。~咸^鱼?看_书/惘. /首?发/于是百官及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合六万余人,俱上表如游艺所请,皇帝亦上表自请赐姓武氏。[11]

在积极上表请求武则天改朝换代的人群中,恐怕以男性为主,但是他们谁会不明白,即将称帝的人是武则天,而武则天是女人。但是,武则天是当今皇帝唐睿宗的亲生母亲,她真的是“圣母”。当武则天“不得不同意”大家的建议,改朝换代之后,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称号,叫作“圣神皇帝”[12]。

敦煌出土文书P.2005为《沙州图经》,在垂拱四年(688)的“野榖”条中,已经使用了“唐圣神皇帝垂拱四年”的字样,而“圣神皇帝”是天授元年武则天改唐为周之后的尊号。[13]把“唐”和“圣神皇帝”写在一起,有一点政治讽刺。+s·o_u.k/a?n¢s/h~u¨.?c+o!m?但我们在这里要指出,武则天的模糊战略十分成功,在敦煌这样的地方,根本不去管唐与武周,以及圣皇与皇帝的区别。模糊战略具有试探性,也具有暗示性:试探是否有强大的反对力量显现,暗示更多的人支持自己的方向。傅游艺明白了暗示的方向,立刻聪明地行动起来。

但是,所有这些与女性有关的言行,到底在武则天称帝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作用一定是存在的,是主导性作用还是辅助性作用呢?最多属于后者。尤其是,武则天突出母亲的概念,利用舆论造势,这种行为当然属于政治手段,跟社会上的妇女地位高低没有关系。

二 武则天称帝的阶级基础

此观点以陈寅恪先生为代表。武则天称帝是唐朝历史的重大事件,其意义在陈寅恪看来十分重大,甚至超过了唐朝的建立。其言:

李唐皇室者,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也,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后裔也。!我_的¢书.城? ^芜¢错¢内^容¢自武曌主持中央政权之后,逐渐破坏传统之“关中本位政策”,以遂其创业垂统之野心。故“关中本位政策”最主要之府兵制,即于此时开始崩溃,而社会阶级亦在此际起一升降之变动。盖进士之科虽创于隋代,然当日人民致身通显之途径并不必由此。及武后柄政,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当时山东、江左人民之中,有虽工于为文,但以不预关中团体之故,致遭屏抑者,亦因此政治变革之际会,得以上升朝列,而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若依此义言,则武周之代李唐较李唐之代杨隋其关系人群之演变,尤为重大也。[14]

武则天称帝之前,先有废王立武,确立武则天为皇后,陈先生得出重大结论,认为这中国中古史的一个转折点:

盖西魏宇文泰所创立之系统至此而改易,宇文氏当日之狭隘局面已不适应唐代大帝国之情势,太宗以不世出之英杰,犹不免牵制于传统之范围,而有所拘忌,武曌则以关陇集团外之山东寒族,一旦攫取政权,久居洛阳,转移全国重心于山东,重进士词科之选举,拔取人材,遂破坏南北朝之贵族阶级,运输东南之财赋,以充实国防之力量诸端,皆吾国社会经济史上重大之措施,而开启后数百年以至千年后之世局也。[15]

这里,陈先生把废王立武事件与后来武则天称帝紧密地联系起来并统一加以考察,从而得出如上结论。但是,陈先生分析这个时期的核心历史概念还是关陇集团及其被取代。

更总括以上所述者论之,则知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盖宇文泰当日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以创霸业;而隋唐继其遗产,又扩充之。其皇室及佐命功臣大都西魏以来此关陇集团中人物,所谓八大柱国家即其代表也。当李唐初期此集团之力量犹未衰损,皇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