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对整个事件谋划精当,每个细节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武¨4,墈-书? ¢嶵^歆′蟑*踕?哽-辛′快¨再纠缠于谁是主谋,谁是受害者已经没有丝毫意义,形势逼人急。这里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驻守玄武门的将领常何。有人推测,常何是李世民在玄武门布下的一颗夺命棋子。
陈寅恪先生通过常何墓志铭揭示了这段千年秘密:常何出身于瓦岗寨,他和秦叔宝、程知节等都是老相识,本来隶属于李建成。武德七年,李世民将其调入长安,赏赐他金刀子一枚、黄金三十斤,派驻玄武门做了统领。李建成以为屯守玄武门的是自己的心腹,也未加防范。当时守卫玄武门的职位更高的将领敬君弘和吕世衡,也被李世民拉拢过去。
李建成显然没有认识到玄武门的战略地位,李世民在此处苦心经营长达两年时间,他竟然毫不知晓。对于李世民而言,最稳妥的选择就是离开长安,到洛阳召集支持力量与太子集团周旋。而李建成也认定李世民会采取一种比较保守的态势,离开才是明智之举,比发动政变的风险要小得多。
李世民考虑的是什么——就算能够离开长安城,一路上关卡重重,也未必能够成功脱险;发动政变,只要在一开始就击杀太子,控制住皇帝,即使兵力极度悬殊,还是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5+4¢看+书/ ¨勉!废¢粤_读.当权力博弈走到刺刀见红的地步,风险值也会大大提升。这就像是赌徒下注,当输无可输的时候,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三步:人才争夺战。太子集团要剪除的第一个对象是秦王府车骑将军张亮。武德九年,两大集团的权力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李世民在寻找退路,尽管第一战场的胜负尚未分出,可他还是未雨绸缪,积极开辟第二战场。洛阳是他的根据地,如果京城第一战场全面溃败,那么出京据守此地也算有个退路。
李世民命令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守洛阳,同时命令张亮率左右侍卫王保等一千余人同去,暗中交结当地英雄豪杰,等待事态发展。
李世民让张亮带去大量金银绸缎,任其使用,什么时候开展工作都需要经济做后盾。
洛阳是李世民于武德四年攻打下来的,他在洛阳战役中连续火并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集团。?纨, · ·鰰*占, ′哽?新`最\全,打下洛阳后,他禁止士兵骚扰抢劫百姓,获得民心;没收府库金银绢帛,赏给将士,获得军心。一手抓民心,一手抓军心,李世民在洛阳建立起很好的群众基础。
张亮按照李世民的指示在洛阳广泛结交英雄豪杰。张亮的活动被太子集团觉察到了,李元吉向李渊告状说张亮结交不法之徒意图谋反,张亮由此遭到囚禁。最后因为证据不够充分,又将其释放,仍然让他回洛阳任职。
太子集团要剪除的第二个对象是秦王府左二副护军尉迟恭,此人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太子集团出的第一招是利诱。李建成、李元吉秘密送给尉迟恭一车金银珠宝,并写信表示:“盼望有幸得到您老人家的照顾,用这一点儿菲薄的礼物,增进我们贫贱时相识的友情。”尉迟恭比李建成大四岁,李建成自降辈分,可见他对尉迟恭的重视程度。尉迟恭严词拒绝,说:“我出身贫贱。秦王对我有再生之恩,现今我又名列王府,只有杀身以报。对于太子殿下,我却没有一点儿功劳,所以不敢接受重赏。如果和殿下秘密交往,就是贪图富贵,对主人不忠。这种人,殿下要他有什么用呢?”
既然不能将活得尉迟恭拉拢到自己的阵营里,那索性就要个死的吧!太子集团想的第二招是暗杀。李元吉派刺客于夜间袭杀尉迟恭,尉迟恭事先得到消息,命家人把大门到卧室的所有门户全部打开,自己静静地躺在床上等待刺客上门。刺客几次来到庭院,都不敢进入卧室。
太子集团想的第三招是陷害。李元吉向唐高祖报告说尉迟恭犯了罪,李渊这时在帝位的继承上已经完全倾向于李建成,李元吉的报告一到,李渊就下令逮捕尉迟恭,关押在监狱中调查审理,打算处死。李世民竭力营救,才留下一命。
太子集团要剪除的第三、第四个对象是秦王府左一马军总管程知节和右二护军段志玄。李元吉对程知节进行诬陷,李渊于是命令程知节出任康州刺史。程知节坚决不去,并对李世民说:“大王的四肢和臂膀都被剪除,身躯还能活多久?我愿意冒死刑的危险,留在京城保护大王,请早定大计。”李元吉又故技重施对段志玄进行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