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木罕来到忽必烈宫外请求入见,忽必烈不许他入大殿,要与父汗议事,只有来寝宫了。?/卡&卡?小?1说ˉ网-§ .更o?^新D:§最?全′
“你来有事吗?”忽必烈边阅上疏边问。那木罕咽下口水,下定决心,行大礼,说道:“儿臣愿去西北,为父汗讨伐叛贼海都。”忽必烈大出所料,不看上疏了,“决定了?这可不是小孩游戏,别走到一半又喊着回大都?”“在父汗眼中,儿臣只是一个耽于游戏的孩童吗?儿臣时刻想着为父汗出力,只是一直找不到方法,还反办错了许多事。儿臣想过了,儿臣一身武艺到还行,愿在西北有所建树!请父汗成全!”那木罕请道。“好!”忽必烈大喜,亲扶他起身,“我儿稳重了!总算知道为朕分忧。朕就如你所愿,封你为北平王,出镇西北,为朕除去海都那个逆贼!”说完,立刻传旨意,召中书省平章,他要下册封诏书,接着又拉住那木罕的手,说了好多话。那木罕见父汗高兴,自己也喜悦无比。多久了,忽必烈已经很久没这般夸过自己,看来自己选择离开皇宫,到广阔天地去真是走对了,以后不仅要让父汗夸奖自己,还要让他知道,自己是他最重要的儿子,是他不可忽视的力量。就算没有父汗的恩宠,他也会凭自己的实力夺得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出他所料,晚些时候,右丞相安童来找。安童一直反对他离开大都,今天他擅下决定,右丞相必是又会训他。不过那木罕已不再怕,如今他要摆脱右丞相,靠自己的实力打拼,右丞相要训什么,由他去吧!安童入宫便问:“合汗传令中书省拟删封诏书,这么大的事,殿下竟不与我商议!”“不是很好吗?如今我不再是单纯的皇子,已封为北平王,地位比从前提高许多。!w.6¨1+p`.¢c.o′m¨”“殿下封王的愿望是实现了,但殿下却要被赶去西北,得不偿失啊!”“我去西北是建功立业,此去是我扩展实办的好机会。不仅是为封王,我还将借此掌握兵机,还能得到封地,这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我将来得到汗位的助力。”“话是这样说,但前提是,殿下必须战胜海都。”“海都不过一反王,我岂会怕他?”“殿下不要小看海都。合汗问谁愿为将讨伐海都,朝中无将自请,可见都知海都厉害。无人愿做的事,殿下抢着做,当心啊!”“我自会当心。怎么也比呆在宫里烂掉好!我下此决定,父汗不住夸我,看来父汗也希望我出宫建立功业。”想起面见忽必烈时,他受到的夸奖,那木罕心里到现在还很美,总算找回了些父与子的感觉。安童摇头长叹,“合汗当然希望殿下离开,只有殿下离开,他才可放心册封真金为皇太子。合汗早就意属真金,已密令中书省准备,就等时机。之所以迟迟不册封,一是诸王反对,二是蒙古有幼子守灶的习俗,幼子尚在身边,合汗不方便‘废幼立长’。如今海都作乱,合汗便可以此为借口,把诸王调去西北。现在殿下也要去西北了,合汗此时不立真金,还等什么时候呢?”他的话让那木罕沉默一小会儿,那木罕不是没想过这种情况,但父汗只喜欢真金,自己强留在大都根本没有得到储位的希望,不如退一步,以退为进。′2*c′y/x~s\w/.?o`r*g_“父汗要立真金,就让他立,等我有了实力,皇太子的头衔迟早会回到我手中。昔日,我们拖雷家族不也是靠实力才得到汗位的吗?什么名分都是空谈!海都称自己才是汗位继承人,那也得靠实力说话,不然谁听他的?”“以武力夺位始终是不得已才使用的手段,殿下还是不要轻易走上此路,以免出现兄弟相残的惨剧。我不愿见到强大的蒙古在内斗中耗尽自己。”安童想起过往,不禁忧心。成吉思汗立第三子窝阔台,而弃幼子拖雷,窝阔台即位后,拖雷死得不明不白,拖雷的儿子们一直认为父亲是遭了窝阔台的毒手,之后才有拖雷诸子暴力夺取汗位的故事,那场争斗几乎使窝阔台的子孙绝迹了。蒙哥即位后,又对诸弟疑神疑鬼,这些曾与他一起推翻窝阔台家族的弟弟,成了他的最大威胁,尤其针对忽必烈,但蒙哥还未来得及下手便突然去逝,之后又是场兄弟相争。蒙古人不仅敌人凶狠,杀起自己人来同样不手软。每内斗一次,蒙古的力量就削弱几分,如今锐气已经丧尽,只剩相互间的怨气。 安童不喜欢汉臣那一套,但汉臣说蒙古没有明确的即位制度,是内乱的诱因,所以每次汗位交接之时便有大乱,诸王个个以成吉思汗的子孙自居,自认有权即位,相互不服,最终演变成内战,安童认为这话还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