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皇后这么说,剪秋连忙点了点头,“娘娘放心,奴婢会好生交代好六阿哥身边的人。-m¢a-n′k?a.n?s?h-u^.`c/o,m′”
“只是奴婢听说,今日为太后守灵的时候,三阿哥和五阿哥起了口角,约么和果郡王有关,果郡王夫妇回京,宫里各位主子的心思都活络起来了,咱们可要做些什么?”
准格尔可是一块上好的肥肉,三阿哥和五阿哥都盯着。
这些年,皇上允许皇子们争,但却不允许他们拉拢军方的势力,文臣和言官都能下场站队,但武将方面却是一股清流。
华贵妃身后的年家在军方有着一定的地位,纵使三阿哥、五阿哥这些年再怎么献媚,但明着华贵妃对所有的皇嗣都是一样的,不就是怕再重蹈当年的覆辙吗?
从前是军权方面却无人敢染指,但果郡王夫妇回京之后形势可就变了,十七福晋同如今的准格尔可汗可是关系匪浅。
随着准格尔的实力越发壮大,连皇子们都起了拉拢之心。
皇上又一向礼重蒙古,若是得到蒙古大部的支持,地位必然截然不同,也难怪三阿哥、五阿哥都争抢的厉害。
“不必,这个时候谁蹦跶的厉害,就一定会被皇上牢牢记住,如今是太后丧仪期间,想来三阿哥和五阿哥也不敢闹的太过分,有些事情捂在暗地里就行了,只要他们不闹到皇上哪里去,本宫可不想蹚这趟浑水。”
皇后捏了捏眉心,只觉得头疼的厉害。
齐嫔是个不得用的,但三阿哥娶的毕竟是富察家的女儿,三福晋自从生下嫡子之后,行事可是比从前聪明多了。
如今三阿哥身后有三福晋,五阿哥身后有裕嫔,两个人斗的不相上下,就看谁更棋高一招了。
“娘娘,这趟浑水就怕是您不想也沾染了,昨日江福海传来消息,竹息姑姑手里的钉子动了。”
如今太后己逝,能驱使动竹息手中钉子的人除了弘乾皇后和剪秋想不到第二个人,想到前些日子弘乾在她跟前说的话,皇后垂眸。
“帮他扫扫尾即可,旁的事情就装作不知道。”
皇后一锤定音,闻言,剪秋也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太后过世,皇帝坚持为太后守灵,以致数度昏厥,皇帝不顾自身率先示范,皇帝都如此了,皇子、公主、皇室宗亲也只能按照祖宗规矩为太后守灵。·8*1*y.u.e`s+h~u¢.\c?o,m-
好在皇后先下了命令,让奶嬷嬷暗中照料年幼的皇子、公主,不然若是按照宫中规矩,人都要废了。
但尽管是这般,也让人十分吃不消。
这日。
三阿哥用了晚膳,刚想出去走走,便看到了在庭院中的果郡王。
看到西下无人,便凑上前开口说道,“久不见十七叔,十七叔近日可好。”
见到来人是三阿哥,果郡王脸上恰到好处的带了几分惊讶,“蜀中景色比起京城自然是不及,不过倒也有独属蜀地的特色。”
“多年未见,还未来得及恭贺殿下封王,便先再次贺过了。”
一别多年,三阿哥记忆中的果郡王是什么样子他早就忘记了,说白了,若不是为了果郡王福晋同准格尔部可汗的关系,如今在朝中谁还能记得这位不被皇阿玛喜欢的王爷。
“十七叔言重了,多年未见十七叔,今日见到倒是想起当年同十七叔一起在皇祖母宫里的场景,皇祖母还是十分疼爱十七叔的。”
当初果郡王同甄嬛的事在后宫并未传扬开来,尽管有很多人猜测其中的原因,但也没有人真敢去问皇帝和太后的。
如今听到三阿哥这么说,果郡王神色不变,温和开口说道,“是啊,本王自幼在太后跟前长大,如今回京替太后守灵也是本王应尽的职责,可惜太后过世时本王与福晋未能及时赶回来见太后最后一面,造成本王终生之憾。”
听到果郡王如此开口,三阿哥轻叹一声,“十七叔不必介怀,皇祖母若是知道十七叔为此抱憾,想来泉下有知也不会安心。”
听到三阿哥这么说,果郡王刚想开口,便听到身后传来一句,“三哥这话说的怕是不妥吧,若说十七叔未能守在皇祖母跟前便会令皇祖母泉下不安,这话岂不是内涵皇阿玛不孝顺吗。”
“大清向来以孝治天下,皇阿玛乃是皇祖母亲子,亲子就是亲子,养子不论是再亲也比不上亲子,皇祖母临终时候皇阿玛陪在其身边,对皇祖母来说,怎么会牵挂旁人?又何谈不安呢?”
“倒是三哥身为长子,又是皇祖母的长孙,如今这个时候不在正殿跪着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