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民以为自己刚刚听错了。/秒/蟑^踕/暁¨税?枉_ .追?醉~薪¢漳/截\
陈干事眼神带着点,不懂规矩的意味,但语气还算平和。
“想什么呢?工资都是月底结算发当月工资!这是规定!也是厂里的制度!不管你是月中来的,还是月末来的,只要这个月上了班,就会发你整个月的工资,正式工临时工都一样!”
发整个月的工资?
这意味着他今天报到成功,哪怕只干了几天,也能领到本月的全额工资。
不愧是铁饭碗啊!
真是太有保证性了。
国营大厂,果然名不虚传!
“对了,你这两天你缺钱用吗?”
“缺!”不缺也要说缺,一个农村来的临时工,哪敢对外宣称不缺钱呢。
陈干事听到这话,理解的点点头。
“这样吧,你的工资要等到五天后才发,考虑你是新来的,又是农村户口,粮食关系没转过来,在城里处处都要用钱,厂里对计划内的临时工,允许在报到满三天后,凭人事科开的条子,去财务科预借一部分生活费。”
他着重强调了预借这个词,然后又继续说道:“这钱是从你的工资里扣的,算是厂里先借给你应急的。”
说完后,他填好条子撕下来递给张仲民。
“喏,这是预借条,最多能借你本月工资的三分之一,具体能借多少,财务科会根据你的工种级别去核算。”
“谢谢陈干事!谢谢厂里照顾!”
虽然只是预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对于大多数的临时工而言,却也是一种保障。
再次感慨,怪不得现代人也都打破头的往国企钻呢,这些人嘴可真严,有这种好事是一点也不对外声张的。\天+禧′晓`税_网` +哽*欣!嶵?全/
等张仲民离开时,旁边的李卫红跟他一块走了出去。
下楼以后,避开了办公室里的人,对他说道:“小兄弟,我叫李卫红,你叫我李叔就行,我是人事科的干事。”
“你好李哥,我叫张仲民。”他的思维还有点现代人的影子,就是碰到年纪大的,不好意思喊人大叔。
好在李卫红没计较这些事,再说能被人往年轻了喊,那谁会去不高兴。
“哎,这个,那个,嗐!我还是跟你首说了,你以后要是有完成工作以外的粮食,能不能卖给我一点,你放心,我肯定不会乱说,更会打心眼里记着你的情的,要是有什么转正的机会,我第一时间就告诉你。”
“这有什么?李哥,那我到时候能买到多余的粮食,就来找你。”
“哎哟,那哥哥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等李卫红再次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正好听见边上的钱换弟说道:“啧,小伙子长得挺精神,还是中专毕业的,可惜了是个临时工啊。”
临时工啊,没根儿,完不成工作量的说没就没了。
粮本不在厂里,吃饭都是个大问题,这种村里的孩子,还得自己倒腾口粮,比正式工干的活还要多,却只能拿十八块钱死工资。
他们这群正式工,在月初的时候,粮票肉票就发到手了,劳保福利样样都不缺,心里那才叫一个踏实呢。
办公室里的人,都明白她的意思,临时工没法转城市户口,也就没有定量供应,生存压力很大。
“行了行了,该干嘛干嘛!”
陈干事不耐烦地挥挥手,开始驱赶人群,“王建民!你还杵在这儿干嘛?等午饭呢?材料不补齐,调岗的事门儿都没有!下一个谁?”
大家听到老陈发话,也不再说什么闲话,赶紧开始忙了起来。-s?o,e¨o\.!i\n!f.o,
张仲民离开人事科以后,又跑到采购科去报到。
穿过喧闹的主干道,空气里机油和煤烟味越来越浓,东边那排低矮的红砖平房逐渐清晰。
采购科到了。
一股混杂着劣质烟叶的气息扑面而来。
比起人事科,这里更显的拥挤杂乱。
有人见他进来,只懒懒抬眼一瞥便不再理会。
办公室的最里面,一张稍大的办公桌后,坐着个西十多岁,脸庞黝黑的男人,正皱着眉头翻一叠单据,嘴里嘟囔着:“这点量够干啥的?”
这是采购科的科长刘大山。
“请问是刘科长吗?”
“是,你谁啊?”
“刘科长,您好!我是新来的临时采购员张仲民,人事科陈干事让我来报到。”张仲民说着便给他递上介绍信和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