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怀六甲,功劳苦劳俱在。
柳如是才情横溢,红颜知己,情深意切。
但皇后之位,关乎的是整个“大明”的体统与根基,非张嫣不可。
“先生所言甚是。”
陈锦文颔首,语气不容置疑。
“皇后之位,非嫣儿莫属。”
赵明诚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接着说道。
“雪澜雅夫人有孕在身,劳苦功高。”
“柳如是夫人情深义重,才貌双绝,皆可册为皇贵妃,位同副后,尊荣显贵。”
“可。”陈锦文再次点头,这安排合情合理。
既然延续大明正统。
后宫的等级,自然也遵照大明的等级制度。
不过做了精简。
不然的话,光是后宫等级,就十几二十多个等级,太过麻烦。
精简后,大致分为:
【皇后?】:后宫最高统治者,皇帝正妻,统领六宫。??
【贵妃?】:皇帝宠妃,一般设4位。??
【妃?】:属高级妃嫔,通常固定为12位名额。??
【嫔?】:位在妃下,名额不固定。??
【美人】:中低级妃嫔,职责以侍奉为主。????
【才人】:同样中低级妃嫔,职责以侍奉为主。
【贵人】:初入宫,未正式册封的最低级嫔妃,地位也就比宫女高些。??
..................
就在这时。
陈锦文脑海中蓦的闪过一个身影——高桂英。
那个在太原城下,被他擒下,又带着几分桀骜与英姿飒爽的女人。
他曾亲口许诺。
拿下长安后,便给她一个名分。
如今长安己握在手中,新朝将立,正是兑现承诺之时。
“先生,”陈锦文开口,声音沉稳。
“还有一人,高桂英。”
“昔日太原城下,朕曾亲口应允,拿下长安,便给她一个交代。”
陈锦文第一次自称“朕”,还是有些不太习惯。
“如今都快要登基称帝了,自当一言九鼎,岂能食言?”
“届时册封大典,一并娶了,给她一个名分。”
赵明诚闻言,眼中精光一闪。
他非但没有异议,反而抚掌赞道。
“陛下圣明!高夫人姿容不俗,更难得的是,其弟高一功乃军中悍将!”
赵明诚捋着胡须,分析的头头是道。
“陛下纳高桂英为妃,高将军便是国舅。”
“此等联姻,亲上加亲,于内可安大将之心,于外可显陛下信诺,百利而无一害!”
“此乃古之明君安邦定国之良策也!”
陈锦文心中了然。
赵明诚说的没错,这种政治联姻,在封建王朝是再正常不过的笼络手段。
虽然他手里有【震虎符】这等神器。
并不担心麾下将领反叛。
但能让高一功这样的将领,更加死心塌地,让降将集团更加归心,何乐而不为?
况且...
高桂英本身姿色也是上乘,后宫多一人也无妨。
“嗯,便如此定下。”
陈锦文一锤定音。
“高桂英,册为妃,位在贵妃之下。”
他心中自有杆秤。
对高桂英,他更多是履行承诺和出于政治考量。
两人几乎没有任何情感。
地位自然远不及同甘共苦的雪澜雅,和心意相通的柳如是。
能给到“妃”这个位置。
己是看在高一功的面子上,相当优渥了。
至此....
新朝初立的后宫格局便初步定下:皇后张嫣,贵妃雪澜雅,贵妃柳如是,妃高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