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大唐:从弃子到千古一帝 > 第80章 东施效颦?大唐科举丑闻

第80章 东施效颦?大唐科举丑闻

"你说,这就是你给朕选拔出来的'人才'?"

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

李泰伏在地上,后背己经被冷汗浸透。

他千算万算,没算到父皇会亲自考校这些人。

"父皇,儿臣知错了......"他终于崩溃,声音带着哭腔。

"儿臣只是一时糊涂......"

李世民看着这个曾经最宠爱的儿子,眼中满是失望:"一时糊涂?"

"你可知因为你这'一时糊涂',天下士子己经对大唐科举彻底失望?"

他转身走向窗前,望着南方。

那里,李宽的科举正如火如荼,选拔出的都是能办实事的人才。

而他的大唐呢?一场轰轰烈烈的科举,竟成了儿子结党营私的工具!

"滚出去!"李世民的声音突然变得疲惫。

"即日起,闭门思过,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魏王府一步!"

李泰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他知道,自己在李世民心中的形象,彻底完了。

但是,李承乾仍被关押,只要他后面想办法补偿,父皇一定会原谅他的。

太子之位,也最终会落到他的手上!

消息传得比风还快。

短短数日,大唐科举舞弊的丑闻就传遍了天下。

洛阳城的一家茶楼里,几个书生愤慨地议论着:

"听说没有?长安科举,上榜的全是魏王的亲信!"

"我同乡王兄写了《治河十策》,连初试都没过,而那个连黄河都没见过的卢公子却高中了!"

"幸好我没去考。走,咱们去岭南王的治下考试!"

"听说那里的科举,真才实学者都能出头!"

类似的对话在大唐各地上演。

无数怀揣抱负的士子收拾行囊,踏上南下的路途。

他们宁愿投效那个曾经的"叛贼",也不愿在一个腐朽的王朝虚度光阴。

洛阳行宫,李宽正在听取关于大唐科举的汇报。

"王爷,这三日又有三百多名士子来投,其中不乏饱学之士。"

"他们都表示愿意参加我们的科举。"

李宽点点头:"妥善安置,按才录用。另外,加大学堂建设力度,尤其是农、工、医等实用学科。"

"王爷英明。"

"不过...那些世家子弟也来了不少,该如何处置?"

"一视同仁。"李宽淡淡道,"通过考试就用,通不过就回。"

"岭南不看出身,只看真才实学。"

谋士心悦诚服地退下。

他越来越明白,为何岭南能在短短时间内崛起,正因为有这样一个不循常理的统治者。

待谋士离去,李宽走到窗前,望着北方阴沉的天空。

李世民推行科举本是步好棋,却被心爱的儿子的私心毁了,这就是世袭制的弊端。

再好的政策,也要看执行者是谁。

而他李宽不同。

通过科举和学堂,他要打造的是一个真正任人唯贤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里,没有世袭的权贵,只有凭本事吃饭的实干者。

"王爷。"轻柔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李宽转身,看到长孙婉儿站在门口,手中捧着一叠文书。

"医科第一批学员的名单拟好了。

"她将文书呈上,"按您的要求,半数来自寒门,还有三成是女子。"

"做得很好。"李宽快速浏览着名单,"三日后开学,你亲自授课。"

长孙婉儿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我?可我只是......"

"只是什么?"李宽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

"你只是救了半个村子的神医?还是医科举人的头名?"

长孙婉儿的脸颊微微发热,她没想到他会记得这么清楚。

"去吧,好好准备。"李宽的语气柔和了些,"岭南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医者。"

望着长孙婉儿离去的背影,李宽的目光变得深邃。

这个曾经的贵女,如今己完全融入了岭南的新秩序。

而这样的转变,正是他想要在整个天下推行的。

北方,李世民还在为科举失败而懊恼;而南方,一个新的时代己经悄然开启。

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真才实学改变命运。

风从南方来,带着新翻泥土的气息。

李宽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案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