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书房·夜阑密语
胡椒藏锋
烛火在鎏金蟠龙烛台上轻轻跃动,将女帝的侧脸镀上一层暖色光晕。,e*r+c\i*y\a?n¨.`c?o!m′她指尖轻挑,岭南特制的檀木密匣应声而开,几粒浑圆的胡椒滚落在紫檀案几上,在烛光下泛着玛瑙般的光泽。
\"啪嗒\"一声,一粒胡椒从案几边缘滚落,在青砖地上弹跳两下,最终停在了一双玄色官靴前。
裴砚之弯腰拾起那粒胡椒,修长的手指掠过堆积如山的奏折,拈起它置于鼻尖轻嗅:\"《岭外代答》有云,此物在番禺价比黄金,商船往来,动辄万斛。\"他的声音如清泉击石,却在尾调染上一丝凝重。
女帝抬眸,烛光在她眼中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她执起朱砂御笔,笔锋在宣纸上划过一道凌厉的弧度。\"查\"字如利刃出鞘,殷红的墨迹几乎要刺破纸背。砚中朱砂微微荡漾,倒映出她眼底的寒光。
\"陛下,\"裴砚之将胡椒放回匣中,指尖在檀木上轻轻敲击,\"三日前,岭南道观察使奏报,胡椒产量较去年减少三成。而据户部统计,今年市舶司征收的胡椒税却比去年多了五成。\"
女帝冷笑一声:\"好一个明减暗增。\"她推开案头堆积的奏折,从最底层抽出一本黄麻纸账册,\"这是朕命人暗中抄录的市舶司实收账目,与呈报户部的数目相差何止五成。\"
窗外传来更漏声,已是子时三刻。一阵夜风穿堂而过,带着御花园新开的夜来香气。案头的胡椒暗香浮动,与墨香交织成一段欲说还休的朝堂秘辛。
突然,温热的触感覆上她的手腕。裴砚之的指腹轻轻摩挲着她执笔的指节:\"陛下,您的手......\"话音未落,女帝已抽回手腕,却在案几之下将淤血悄然拭在他掌心。
\"《肘后备急方》记载,血瘀之症当以热力化之。\"女帝唇角微扬,眼底闪过一丝狡黠,\"倒是裴卿这掌心温度,比宫中的鎏金汤婆子还要暖上三分。\"
裴砚之的掌心微微一颤,却未收回。烛火在他眸底跳动,映出几分克制的暗涌。女帝的指尖在他掌纹间游走,似在描摹某种隐秘的符咒。窗外更漏声碎,案头胡椒的辛香混着墨汁的苦冽,在暖阁里织成一张无形的网。
\"臣记得陛下畏寒。\"他忽然翻腕扣住她的手指,从袖中取出青瓷药盒,\"岭南进贡的苏合香脂,化瘀最好。\"玉簪挑开盒盖时,有细碎冰晶声——原是掺了南海砗磲粉,在烛光下泛着珍珠母的光泽。
女帝忽然轻笑:\"市舶司的账本写着,上月仅到港三船香料。\"她蘸了药膏的指尖点向案头舆图,在泉州港处按出个浅涡:\"可光裴卿袖中这盒,就需十船龙脑提萃。\"
裴砚之从容跪坐,玄色官服下摆铺开如鸦羽:\"陛下明鉴,此乃三年前暹罗使臣私赠。\"他忽然托起她敷药的手凑近唇边,呵出的白雾晕开药香:\"就像您教臣的...有些亏空,要放在明处才好看。\"
朱笔从案沿滚落,在青砖上溅出凤凰翎羽般的血点。女帝凝视他衣领间若隐若现的旧疤——那是三年前宫变时为她挡箭的痕迹。夜风卷起满案奏折,露出压在最底下的黄麻纸: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胡椒折算的粮饷数目,墨迹新鲜得能嗅到松烟味。
## ·朝堂博弈
五更鼓响,紫宸殿外已候满了文武百官。女帝端坐龙椅,冕旒垂下的玉珠遮住了她眼底的疲惫。昨夜与裴砚之的对弈持续到寅时,此刻她的手腕仍隐隐作痛。
\"启奏陛下,\"户部尚书崔明远出列,\"岭南道奏请增加军饷三十万两,以应对南诏边境骚乱。\"
女帝指尖轻敲龙椅扶手:\"崔爱卿以为如何?\"
崔明远捋了捋花白胡须:\"老臣以为,可先从剑南道调拨十万石军粮应急。至于银两...\"他意味深长地瞥了眼站在武官队列中的裴砚之,\"不如问问兵部裴侍郎,去年剿灭海盗时缴获的战利品还剩多少?\"
裴砚之不动声色地出列:\"回陛下,缴获财物已悉数登记造册,交由户部处置。ˉ看~*书ee:君2? (;免>{费\$/阅×读t`\"他微微侧身,面向崔明远,\"倒是下官记得,崔大人上月批了五万两银子给市舶司购置新船,不知可曾验收?\"
朝堂上一片寂静。女帝目光在两位大臣之间游移,唇角勾起若有若无的笑意。她知道,这是裴砚之在提醒她昨日发现的胡椒账目问题。
\"此事以后再议。\"女帝突然起身,冕旒玉珠相撞发出清脆声响,\"岭南军饷,先从内帑拨二十万两。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