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玄笺妙悟 > 第8章 说易经(一)

第8章 说易经(一)

所处之境,昭示其相应之后果,使人观之,可略知事态之趋向,行事之吉凶,于纷繁世事中寻得些许指引也。

《易经》之爻象,有少阳、少阴、老阳、老阴之分,各蕴深意,且听吾述之。

少阳者,阳气初萌,如春日之朝晖,渐露微光,虽阳之态尚弱,然已具生发之象,蕴含蓬勃之势,其爻画作 “?”,为阳爻之初,象征事物起始之阳刚,正待滋长扩充也。

!少阴者,阴气方起,似秋夜之凉风,悄然而至,虽阴之息初现,却未呈凛冽,仍存柔和之韵,其爻画作 “?”,乃阴爻之始,寓意事物萌动之阴柔,处于潜隐蓄势之态。

老阳者,阳气盈满,若盛夏之日炎,炽热至极,达阳之盛境,然阳极必阴,物极则反,其爻画作 “?”,重而变之,为阳之极处,预示阳盛将转,变革将至,常示事态临转折关键也。

老阴者,阴气浓重,如寒冬之霜雪,凛冽已极,至阴之尽头,而阴极阳生,循环往复,其爻画作 “?”,叠而化之,乃阴之极态,意味着阴盛将变,转机欲现,亦暗指局势将迎新貌也。

此少阳、少阴、老阳、老阴,于《易经》爻象之中,相互更迭,尽显阴阳消长、变化无穷之妙理,诚为探究易道、明悉世事之关键所在也。

卦中若遇老阳、老阴,处置之法自有其道焉。

老阳者,阳之极也,阳极则变阴,故遇老阳之爻,当变其爻为阴爻,以应阴阳转化之理。盖物极必反,盛阳之际,变兆已伏,如此更爻,可顺其变化之势,以续推卦象演变,探其后之吉凶休咎也。

老阴者,阴之盛也,阴极则化阳,逢老阴之爻,须变此爻作阳爻。缘阴至尽头,阳气萌生,变爻而后,方能契合阴阳交替之常,依此再析卦意,晓悟诸事趋向,明悉其中幽微也。

《易经》之内,数字亦分阴阳,各有其象,各蕴其理,且听吾言之。

奇数者,一、三、五、七、九之属,为阳数也。其一,乃阳之始,如混沌初开,阳气萌动,具生发之象,为万物起始之兆,三,阳数之聚,含蓬勃、拓展之意,恰似阳气渐盛,有蒸蒸日上之势,五,居阳数之中,象征中正、平衡,恰若阳刚行于正道,尽显中和之态,七,阳数之续,意味稳固、持恒,示阳刚之力可绵延不绝,九,阳之极也,达至盛之境,然阳极则阴生,寓变化将临,物极必反之机。?3~w′w·d~.¨c·o~m·

偶数者,二、四、六、八、十之属,为阴数焉。其二,为阴之初,若春雨润泽,阴柔悄至,呈孕育滋养之态,四,阴数之积,有收敛、内聚之意,仿若阴气渐聚,藏纳万物之象,六,居阴数之中,表意柔顺、安顺,恰似阴柔行于平和,守持安稳之状,八,阴数之续,意味厚实、承载,示阴柔之力可承载包容;十,阴之终,阴盛至极,亦暗伏阳生之变,循环往复之理存焉。

由是观之,《易经》中数字所表阴阳,尽显天地造化、万物生息之妙,诚为探究易道、明悉世事之关键所在也。

错卦者,两卦爻象阴阳全然相悖也。如乾对坤,一阳爻皆为阴爻,一阴爻皆换阳爻,互为错卦,示事物相反之貌,可察对立之理。

综卦者,一卦颠倒便成他卦也。像屯与蒙,屯倒之即为蒙,二者互为综卦,意表事物换位而观,情状有变,悟其转换之妙。

互卦者,于本卦中取特定爻画另成新卦也。常取二、三、四爻与三、四、五爻成互卦,以探本卦内蕴之幽微,察其中隐伏之情状,助析事理也。

起卦方法,将铜钱三枚放入龟壳中,以双手捧持龟壳,诚心正意,屏息凝神,而后轻摇龟壳,令铜钱于其中翻滚碰撞,似与冥冥之灵气相感通焉。

少顷,将龟壳倾侧,使铜钱滑落而出,落于净几之上。观铜钱之正反,以定阴阳之爻,然正反自定,一旦确定后续不可随意更改。若三枚铜钱皆为正面,是为老阳之象,记作 “?”,阳极则变,遇此象后续解卦时当变爻为阴;若三枚皆反面,乃老阴之象,记作 “?”,阴极阳生,亦需变爻作阳;若现两枚正面、一枚反面,则为少阳之象,记作 “?”,是阳爻之常态;若两枚反面、一枚正面,便属少阴之象,记作 “?”,为阴爻之常貌。

如此,反复六次,每番所得之爻依次自下而上排列,六爻既成,一卦遂定,便可依卦辞、爻辞并结合易理,详参所问之事,探吉凶、析休咎,以窥诸事之端倪也。

夫《易经》者,义理深邃,概念纷繁,其间 “当位” 一说,诚为至关重要且意味深长之术语也,关乎爻位之特性,亦牵连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