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群彻底散去,沈安宁几人也准备收起小摊吃饭去。¢墈_书\屋* ·追`蕞,歆,章_結¨
看着陶子墨还站在旁边一动不动的,沈安宁开口问道:“你要和我们一起去吃饭吗?”
“……好啊!”陶子墨眼睛一亮。
沈安宁无语,她就是客气一下。
但陶子墨却不这么想,他感觉沈安宁几日不见变得更加英气潇洒了!
以前的沈安宁只是比较口无遮拦,性子火爆,他更多的是羡慕她的随性罢了。
今日一见,印象中的沈安宁似乎变了许多,通身气质娴雅文静了不少,但刚刚那一番言论又像是个满腹经纶的女学究。
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不仅有读书人的知识涵养,也有习武者的英勇洒脱,敢说敢做。
他现在更加佩服自己这个小姨母了。
五人找了一家馄饨摊一起坐下来,一人要了一碗馄饨,沈安宁又到隔壁包子铺一人买了一个大肉包。
陶子墨有些惊讶,他这小姨母现在这么有钱了吗?
“姨母,我吃不了这些,一碗馄饨就够了。”
陶子墨有些不好意思接受,他们年岁相当,本以为是各自付饭钱的,没成想沈安宁直接把他那份也付了。
现在又怎好意思再接受这精贵的肉包子。¨h¨u_a,n_x*i~a*n-g.j·i+.~n+e¨t¨
一时间陶子墨感到自己口袋的几个铜板,实在有些拿不出手。
可沈安宁却在纠结陶子墨对她的称呼。
什么姨母啊!她现在这具身体才十八岁,哪怕是心理年龄也不到三十,被人又叫姨又叫母的,着实是大受打击。
“咳,以后叫我小姨,叫姨母感觉把我叫老了。”沈安宁面色不自然地端起碗来,喝了口馄饨汤。
陶子墨和沈家兄弟一脸疑惑,小姨这个称呼还挺新鲜的,不过听起来确实显年轻。
“好的,小姨。”
几人安静的吃了顿午饭,陶子墨趁几人不注意时,走到旁边的点心摊买了一包五文钱的酸枣糕。
这是他口袋里仅有的五个铜板,本来是作为他两天饭钱的。
他都吃了小姨这么多东西,总不好没有表示。
“小姨,小舅,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好久不见了,此次也没提前准备,这包点心你们拿回去尝尝。”
“你跟我们还这么客气做啥,你快收回去。”沈安业见状推脱着陶子墨的胳膊。
“舅舅,你们就收着。我该回书院了。”陶子墨将东西塞到沈安业怀里,向几人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开。
沈安宁对此倒是挺满意的,这陶子墨倒不是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人情往来他还蛮清楚的。^精?武?小.说′网! *哽′芯′醉+全*
她知道陶子墨家里不富裕,供着他上学已经倾尽了全家上下的努力,连带着沈安宁父母还在世时,都给过他家接济。
五文钱对于陶子墨来说,甚至能顶两天的饭钱。
原身记忆里,好像这个陶子墨是勤工俭学,为人写几个大字或是作幅画赚些学杂费。
通过短暂的相处和原身的记忆来看,这人人品不错,如果可以她倒是很乐意雇佣他来当帮工。
沈安业这个大哥,实在不适合做生意,还不如两个弟弟反应迅速,老实巴交的也太会揽生意,他还是更适合在家打理庄稼。
陶子墨上过学,想来倒是个得力的助手。
沈安家和沈安与的文化能力也该提上日程了。
林芳芳大字不识几个,肯定是不能指望她来教引几个弟弟,只能自己这个姐姐亲自来了。
总不能以后事事都要她这个女孩挡在他们前面亲力亲为啊。
沈安宁打算先送两人去上学堂,反正蛋糕摊的生意已经起来了,往后她可以找个机会换一种经营方式。
她注意到两人对读书这件事都很向往,每次在书院学堂这里摆摊,不忙时他们都会看着学堂书院的大门发呆,偶尔还互相耳语几句。
二人眼中的渴望都快藏不住了。
只是家中的牲畜到时就没人照看了。
大哥除了下地,还要打水砍柴,林芳芳肚子越来越大,最多只能做做饭,扫一下院子,小五太小事事只能打个下手。
她要做蛋糕,闲暇时间也不多……
几人回到家中,沈安宁让沈安业几人带着家当先回去,她直奔沈老太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