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的一天,晨光微熹时,郭书慧己经收拾好了晨辰的行李,今天,她和周博文一起送晨辰去参加上音附中夏令营。·k+u!a.i·k·a.n!x!s¢w?.¨c,o·m¢
她在夹层里塞了一包润喉糖——晨辰练琴久了总会咳嗽。手指触到箱底那本肖邦练习曲谱时,书慧的动作顿了顿。这是周博文上个月送给晨辰的,扉页上还写着一行小字:"音乐是另一种语言,愿你找到自己的声音。"
又塞了一本《傅雷家书》——这是周博文上次来家里时无意中提到的,说很适合晨辰这个年纪读。
"妈,我收拾好了。"晨辰站在房门口,头发松松地扎成马尾,身上穿着鹅黄色的连衣裙,衬得肤色格外明亮。
书慧抬头,看着女儿微微发亮的眼睛,心里那块沉甸甸的石头终于轻了几分。自从探监回来,晨辰己经很久没有这样期待过什么了。
"妈,周老师到了。"晨辰趴在窗台上喊道,马尾辫随着转头动作轻轻摇晃。她今天穿了件鹅黄色的连衣裙,衬得肤色格外明亮。
楼下,周博文正从后备箱取出一个帆布包。他今天穿了件藏青色短袖T恤,露出线条分明的手臂,脖子上随意挂着台徕卡相机。见母女俩下楼,他自然地接过行李箱:"早餐吃过了吗?我带了咖啡和可颂。ˉ?′2?^¢8[?<看·?书×;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后排给你准备了颈枕。"他对晨辰说,"路上可以睡一会儿。"
车子驶上高速后,晨辰果然靠着窗睡着了。周博文调低音乐音量,肖邦的夜曲像月光般流淌在车厢里。
书慧透过后视镜,看见周博文专注开车的侧脸——他的眉骨很高,在晨光中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
目光掠过他放在档位旁的诗集——聂鲁达的《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书脊己经起了毛边。这个发现让她心头微动,像是无意间窥见了某个秘密。
"谢谢你。"书慧轻声说,"这些本该是......"
"前面服务区要停一下吗?"周博文突然问,巧妙地截住了她后面的话,"晨辰早上没吃多少,那边有家包子不错。"
书慧怔了怔,心底涌起一股暖流。他总是这样,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却把每件小事都考虑得周到。
服务区的包子铺前,周博文仔细挑了两个素馅的——晨辰不爱吃肉馅。往回走时,他突然停下脚步:"书慧,你看。"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书慧看见一只蝴蝶停在路边的野花上,蓝色的翅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新′完′本*神^站+ ?更′新?最^快′
"红珠凤蝶,"周博文的声音很轻,"很罕见的品种。"
书慧望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学校琴房弹肖邦的少年。时光仿佛在这一刻重叠,他还是那个看见美好事物就会驻足的人。
上音附中的梧桐树荫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琴童们叽叽喳喳地排着队。晨辰紧紧攥着报名表,眼神却忍不住往主楼方向飘——那里传出阵阵钢琴声,是有人在弹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
"紧张?"周博文蹲下身,与晨辰平视。
晨辰摇摇头,又点点头:"那个......好像弹得比我好。"
周博文笑了:"顾教授说过,音乐不是竞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给你的。"
盒子里是一枚精致的音符形状的书签,背面刻着"To C.C."——晨辰名字的缩写。
"每天练完琴,可以夹在谱子里。"周博文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记住,你是来享受音乐的。"
书慧站在不远处,看着晨辰渐渐挺首的背影,眼眶突然有些发热。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本该来自......
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周博文肩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个总是用行动代替言语的男人,此刻正望着校园里的某处,眼神温柔得不可思议。
"博文。"书慧突然唤他的名字,这是离婚后她第一次这样叫他,"谢谢你为晨辰做的一切。"
周博文转过头,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睁大。风吹乱了他的额发,让他看起来意外地年轻。
"书慧,我......"
"我们该走了。"书慧指了指远处的出租车,打断了他即将说出口的话。有些心意,现在说还太早;有些伤口,还需要时间愈合。
两人沿着外滩慢慢走着。七月的晚风裹挟着黄浦江的水汽,吹散了白天的燥热。
周博文的相机不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