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年三十这天。?g`o?u\g!o¨u/k.a·n?s¨h?u~.`c_o?m^
虽然家家户户都穷,可也尽可能的置办了些年货,很多人家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
宋家老宅门口也到了最热闹的时候,很多人都拿着红纸去排队,让宋文瑞这个秀才老爷帮他们写对联。
连隔壁村也有人慕名而来,秀才老爷的字说不定他们也能沾沾文气呢。
每当这个时候吴莲就蹲坐在自家门口,嗑一颗瓜子往对面呸一声。
原因无他,她家的秀才老爷每年这个时候都不在家,去老丈人家帮忙去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宋文瑞帮人写一副对联要收两文钱。
每年过年,宋文瑞单单是给人写对联都能赚不少钱,这让她很是难受。
往年这个时候柳芹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家里来了客人,她得忙前忙后给人倒热水。
毕竟大冷天的人家花钱来这里排队写对联,连一杯热水都没有这就说不过去了。
而今年,排在宋家外面的人可没有这个待遇了。
谁都不想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宋凝家所有人也都在为过年做准备,柳芹和宋雨竹在灶间做菜,宋白芙在院子里核算账目,宋凝在忙着画符,宋明德在教其余三姐妹识字。¢e~8¢z`w?.¢n.e~t^
一家人各忙各的,每个都有事做,院子里时不时飘过一阵炸丸子的香味。
周翠进门看到的就是这其乐融融的景象,她笑着道:“哎哟哟,你们家可真是难得安静的地方。”
“嫂子来了?”宋明德连忙起身招呼她坐。
听到声音的柳芹也从灶间探出脑袋,笑着和周翠打招呼。
“哎!不坐不坐,我今儿是来找兄弟你帮忙的。”说着她从篮子里拿出红纸。
看到红纸,宋明德就明白了。
“嫂子得麻烦你帮忙写一副对联。”
宋明德闻言有些局促的搓了搓手,“这……嫂子,我刚读书没多久,字也不好看,怕是胜任不了……”
“这有啥!”周翠摆手,“我和大栓都相信你,写好写孬都行,总比我们啥都不会强!”
往年她也是去宋家老宅外面排队让宋文瑞帮忙写的,不管村里人还是外村人,都要给两文钱,她早就看不惯宋老太了。
两文钱虽然不多,可她也不想让宋老太赚了去。
这钱他们心甘情愿给宋明德。
村里人都知道宋明德也在读书,可没有一家人来找他写对联。·兰\兰~文^学* ¨已?发¢布_最.新?章/节?
第一是宋文瑞有秀才功名在身,很多人都是冲着这个去的,想要沾沾秀才的光。
第二自然是不相信宋明德了,他才读书多久啊?写的字能和宋文瑞相比?
宋凝也会毛笔字,在前世她被老头压迫着学了好些年,当时自然是为了练笔力画符。
她也在旁边鼓励宋明德,“爹,你就写吧,咱家好像也还没写呢,你干脆一并写。”
其余三姐妹也是一脸期待的望着他。
宋明德被赶鸭子上架只好点头应下,“行吧……”
其实宋凝见过他写的字,并不差,可能因为夫子也知道他学习晚,每次给他的课业一大半都是练字。
他自己也有这个觉悟,所以对于练字也格外重视,在夫子规定的课业之外自己也在练习。
为了节约纸,还用毛笔沾水在桌上练。
说实话,宋凝两辈子都没见过比他还认真的人。
宋明德记忆力很好,入学三个月就背完了人家几年才能背完的书,写个对联自然不在话下。
笔走龙蛇,一副对联就这样出现在大家面前。
这时,就连灶间的柳芹和宋雨竹都走出来观看,柳芹认识几个字,但认不全。
宋雨竹却是低头将之念了出来:
“平安如意千日好,人顺家和万事兴。”
“好!”周翠率先叫好。
她虽不认识字,可也能大概听得懂,平安如意、家和万事兴这几个字她还是能明白的。
“嫂子不嫌弃就好。”
“哪会嫌弃?”她小心翼翼的将东西收起重新放进篮子里。
随后从袖口里掏出两文钱放到桌上。
“嫂子你这是做什么?快收回去!”柳芹连忙将钱拿起来塞回周翠手上。
“只是一副对联而己给啥钱?”
周翠:“那宋文瑞帮人写对联都要两文钱一副,我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