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火星乌托邦平原的赤色沙丘间。.比~奇·中+蚊~徃~ ~首_发/
林信踩着纳米混凝土,看着施工机器人将最后一块电磁装甲嵌入地面,这是为传送门设置的场地,己经基本完工了。
"二十台高能粒子炮呈梅花状分布,炮口仰角 15 度覆盖低空。"
大海的投影在施工蓝图上标注出防御节点,"激光电击塔的充能矩阵与星门能源管道共享,但设置独立应急开关 —— 确保武器系统随时能夺取 70% 的发电量。"
林信抚摸着电磁炮的导轨,指尖感受到纳米涂层下的量子流涌动:"三十台电磁炮的穿甲弹头,威力绝对能让对方好好的喝上一壶。"
"是否告知地球方面这些防御配置?" 大海的机械音带着罕见的迟疑。
"不必。" 林信打断道,"他们又帮不上忙,平白多担心。"
他调出星门的能量需求曲线,"如果把星门建在飞船上………..可惜能源供给解决不了"
大海的推演画面在全息屏上重现:「星隼 - 25」穿梭机拖着星门,以 1% 光速向太阳狂飙,身后留下蓝色尾迹。¢x_i¨a¢o+s!h~u\o,w`a!n!b_e?n¢..c,o-m′
大海的投影显示储量曲线,"如果不计代价,两个小时内,就能撞击太阳,当然,这是最后的保险。"
当最后一台粒子炮完成校准,火星的夕阳正将整个广场染成血色。
"大海," 他望着防御工事投下的阴影,突然笑了,"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通过那扇门走向宇宙,记得在历史数据库里注明:这些武器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让文明有说 ' 不' 的权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因为前期的准备,耗费了些能量,所以到9月底,才算能量储备才到1方。
林信顺利的具现出了战损版的星门。
九月底的火星乌托邦平原,站在电磁装甲上,林信看着眼前的投影,数字在跳动:能量储备 1.0001 方。_狐`恋_蚊-穴/ `首′发/
林信戴着手套,指尖按在《33 世界漫游指南》的能量公式页。"开始具现。" 他的声音并不大。
黑光从手套涌出,在预设的金属基座上勾勒出战损星门的轮廓 —— 三米高的门框布满蜂窝状凹痕,正反两面的支柱残留着熔融金属的痕迹,仿佛刚从宇宙战场的废墟中打捞出来。
最终顺利具现后,整个平原的赤色沙丘突然泛起银光。林信徒手搬动星门立柱,600 公斤的重量在火星低重力环境下显得轻如鸿毛,但他仍能感受到金属内部的量子震荡:"材质像是中子星物质的简并态压缩版本...... 大海,检测到引力子辐射了吗?"
"强度 0.003μG。" 大海的投影在星门周围标注出能量节点,"正在连接建设机器人的电力管道,需要 50 座火星核电站全功率输入才能突破阈值 —— 第 1 至 50 号反应堆己同步进入过载模式。"
火星时间 14:00,乌托邦平原的五十座核电站同时将功率推至 110%。环形冷却池的水蒸气在低重力环境中形成诡异的悬浮云团,值班 AI 的红光在控制室里明灭,仿佛某种机械心跳。
当第一束反物质能量流注入星门基座时,整个储能站的量子矩阵发出蜂鸣。林信后退三步,看着门框边缘的裂纹中渗出银色流体 —— 那是空间褶皱的具象化表现。
"启动阈值突破倒计时:10、9......" 大海的机械音突然卡顿。
星门顶部的菱形晶体突然爆发出强光,将林信的影子投射在赤色沙丘上。他看着自己的影子与门框的破损处重叠。
当倒计时归零的瞬间,五十座核电站的输出功率骤降至 2 座核电站的基础负荷。
林信的心猛地一沉,却见星门边沿开始自上而下亮起幽蓝光芒 —— 并非依赖外部能源的被动发光,而是门框材质本身的量子态跃迁所致。
"能量需求骤降!当前仅需 2 座核电站维持稳定!" 大海的投影显示能量曲线回落至 200 兆瓦,"星门进入自维持状态,其结构本身就是量子真空涨落的能量锚点...... 这符合 12 级文明对零点能的初等应用模型。"
星门完全点亮的刹那,林信看清了门框上的细微刻痕,他突然意识到,所谓 "战损星门" 根本不是残骸,而是某种文明故意留下的能量转换器 —— 用破损外壳伪装的跨维度能量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