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信稳稳驾驭着 “海鸟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以东约五十公里处的裂谷,这片深邃黑暗的领域悠然巡航。¢精\武¢晓,税+王\ ·耕\辛^嶵?哙-
因为在黑暗的深海,开灯太过危险,于是果断关闭了所有照明设备。
艇内陷入一片浓稠的黑暗,仿佛被包裹进宇宙诞生前的混沌之中,林信索性进行脑神经联接以更方便操作潜艇,系统显示目前深度在1826米,他熟练地启动生物友好型量子声呐系统。
量子声呐发出一连串细密且高频的声波,这些声波如同灵动的触角,以 “海鸟号” 为中心,呈辐射状向西周黑暗中极速扩散。
每一道声波在触及周围物体后,都带着反馈信息以近乎光速折返。
在艇内,林信的视网膜投影上,这些反馈信息转化为闪烁的亮点,随着时间推移,亮点逐渐增多、汇聚,开始勾勒出周围环境模糊的大致轮廓。
随着 “海鸟号” 稳步前行,声呐持续不断地工作,海量的数据如汹涌潮水般疯狂涌入 “海鸟号” 的核心处理器。
先进的算法在量子芯片的高速运算下,瞬间将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整合。
仅仅数秒,一幅实时动态的三维地图在林信眼前缓缓生成,且随着 “海鸟号” 的移动持续更新。
地图中,海底山脉的高耸起伏、深邃沟壑的蜿蜒曲折都清晰可见。
不同区域因声波反射强弱的差异,呈现出层次分明的色调,就好似大自然用神秘莫测的颜料精心绘制的奇幻画卷。
陡然间,生物友好型量子雷达发出一阵急促蜂鸣,那尖锐声响如同重锤,猛地打破了艇内令人窒息的静谧。
林信的身体不受控制地猛地一震,原本全神贯注盯着声呐三维地图的目光,如闪电般迅速投向雷达屏幕。
只见屏幕上,一个不规则玄武岩的轮廓正不停闪烁,在黑暗背景的衬托下,宛如一座突兀出现在茫茫黑暗宇宙中的神秘孤岛,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未知气息,瞬间紧紧揪住了林信的心弦。
他操控着 “海鸟号” 缓缓朝着玄武岩靠近,全程依靠声呐反馈的数据,精准地调整着潜艇的方向和速度。
舷窗外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但在林信脑海中,基于声呐构建的画面却无比清晰,仿佛眼前的黑暗从未存在。·丸?夲~鰰,颤¢ ¨冕′费.阅_黩?
虽说探照灯未开启,但凭借声呐 “看” 到的景象,他仿佛能真切地 “触摸” 到玄武岩那粗糙的轮廓。
此刻,声呐敏锐地捕捉到玄武岩表面六边形蜂巢纹路独特的反射特征。
尽管肉眼无法看见,但声呐数据暗示着这些纹路泛着幽蓝荧光,仿若深海精灵遗落在此的神秘符文,散发着奇异而迷人的光芒。
这些纹路与周遭暗黑沉积层形成极为强烈且诡异的几何分割,二者格格不入,让人不禁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这块玄武岩来自另一个维度,携带着超越时空的秘密。
一种难以言表的兴奋与紧张交织在他心头,如同一团熊熊燃烧又复杂难辨的火焰。
扫描指令一经下达,海量数据便如汹涌的暴雨倾盆而下,瞬间在林信的视网膜投影上奔涌汇聚。
材质检测结果显示为碳化硅晶体基板,其硬度高达 9.5 莫氏,这一数值意味着它具备超乎寻常的坚韧,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与冲击,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锻造的坚固盾牌。
而内部结构更是令人惊叹,三维光子集成电路与量子隧穿能量节点相互缠绕交织,宛如在微观世界里构建起了一座错综复杂、科技感十足的未来都市。
那些精密的电路与节点闪烁着微光,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所蕴含的强大力量与神秘科技。
年代测定结果宛如一道晴天霹雳,将时间回溯至距今 1.2 亿年 ±300 万年的早白垩纪。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恐龙还在陆地称雄,地球生态系统与如今大相径庭,充满了原始与神秘的气息。
这样的测定结果让林信意识到,这块玄武岩见证了地球漫长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无数的历史与秘密。
潜艇的神经织网系统仿若拥有自主意识一般,自动触发逆向解析协议。
清脆的提示音在舱内不断回荡,告知林信:该物体可接入 “海鸟号” 的量子压缩电池组,并可以对动力系统进行升级。
林信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激动心情,操控机械手臂小心翼翼地朝着玄武岩伸去。
机械手臂在水中灵活摆动,每一个动作都无比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