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47章 前凉暴君张祚:这人只能在历史垃圾堆里找到

第47章 前凉暴君张祚:这人只能在历史垃圾堆里找到

祚的回应堪称暴君经典语录:“朕非汉臣,何须守汉礼?”随即将其斩首,头颅悬挂城门三月。.兰′兰\文+学, \庚¢欣+醉-全!尚书马岌因提议恢复祭祀被罢官,而预言“出征必败”的术士王鸾,则被当街砍头,首级挂在军旗上出征——结果此战果然大败,成就了古代版“真香”现场。

2. 后宫风暴:伦理崩坏全纪实

如果说政治暴行尚属“常规操作”,那张祚的私生活简直让商纣王都自叹弗如:

太后情人:与马太后维持“母子恋”,在宫中公然同乘步辇。

弟媳收藏家:强占张重华正妻裴氏,逼其“日夜侍奉”,导致裴氏半年后投井自尽。

家族狩猎:将父亲张骏、弟弟张重华的妃嫔尽数纳入后宫,连未出嫁的侄女们都不放过。史书记载他“淫及诸姑姊妹”,甚至要求她们穿着男装陪猎,美其名曰“木兰从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最荒诞的是355年元宵夜宴,张祚竟命令所有宗室女子“卸妆侍酒”,当场挑选十人“留宿紫光阁”。当时凉州百姓传唱《墙有茨》讽刺:“宫廷秘密话,说来难为情”,敦煌文书记载有儒生作赋:“朱雀门内禽兽舞,紫薇垣中伦理枯”。

三、众叛亲离:从“凉王”到“凉凉”的加速度

1. 天怒人怨的统治奇观

张祚的倒行逆施很快引发天地异象:

355年夏,姑臧城五月飞霜,冻死即将成熟的麦穗,《资治通鉴》记载“饿殍塞道,人相食”。

强征五万民夫修建“通天台”,导致河西走廊商路断绝,西域各国转而向前秦朝贡。

为筹集军费,推行“赎罪银”制度,允许杀人犯交钱免死,监狱竟出现“囚徒竞价”的魔幻场景。

2. 军事灾难连环爆

对外战争更是将前凉推向深渊:

派秦州刺史王擢攻打前秦,结果被苻健用“火牛阵”击溃,损兵三万。

听闻东晋桓温北伐,竟吓得要迁都敦煌,被群臣劝阻后,又强征百姓修筑“千里长城”。

最致命的是猜忌大将张瓘,先派刺客暗杀未遂,又将其妻儿扣为人质,彻底点燃叛变导火索。

3. 厨子复仇记:底层反抗的黑色幽默

355年九月,张瓘联合宋混兄弟起兵,叛军势如破竹直逼姑臧。讽刺的是:

守城将领尉缉打开城门,还贴心送上布防图:“暴君当诛,吾等恭迎新主”。

禁军统领赵长临阵倒戈,高呼“为耀灵公子报仇”。

当叛军杀入皇宫时,侍卫们集体“掉线”——有人忙着给新主带路,有人脱了盔甲在墙角嗑瓜子。

张祚孤身逃到御膳房,正撞见厨子徐黑。这位因克扣伙食费被鞭打过的庖丁,抄起剔骨刀冷笑:“陛下不是最爱吃炙肉吗?今日让您尝尝刀锋的滋味!”手起刀落间,这位不可一世的凉王身首异处。更戏剧性的是,百姓将其头颅当蹴鞠踢了三天,直到张瓘下令收殓。《凉州异物志》记载,有老妇在尸身旁撒盐:“腌了这祸害,省得转世再作恶!”

四、历史评价:暴君模板的经典案例

1. 同时代的声音

东晋权臣桓温:“凉州张祚,桀纣再世。”(《晋阳秋》)

前秦苻坚:“使祚多活三年,朕取凉州不费一兵。”(《十六国春秋》)

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此王在世,如修罗临凡。”(《高僧传》)

2. 暴君养成三大定律

清代史学家蔡东藩评价:“苻生张祚,同时肆恶...祚之好淫,亦甚于生。自古未有好淫好杀而可以长享国祚者。”细究其亡,可见三条铁律:

权力合法性危机:通过政变上位却无德政支撑,注定引发连锁反噬。他废除晋朝年号自称帝王,既失去汉人拥护,又让氐羌势力离心离德。

暴政加速器效应:从杀害劝谏大臣到强征民力,张祚完美示范了“不作不死”的统治艺术。他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其他暴君十年的作死进度条。

伦理崩坏的代价:连《魏书》都忍不住吐槽“奸淫亲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